[发明专利]血潜指纹用的组合试剂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6104836.9 | 申请日: | 1986-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0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温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民警察学校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组合 试剂 制造 方法 | ||
属于有关人身识别的刑事勘查(刑事科学技水)潜指纹显现技术领域。
有关人身识别血潜指纹显现试剂的制备方法,已知的方法即美国指纹学专著《Stott′s FingerprintMechanics》中323-329页(1987)认为联苯胺技术是现有技术中显现、强化无孔或吸收表面血潜指纹的最好方法。但是联苯胺是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强致癌物之一,它在很多国家禁止生产(例如美、日等国),但为了刑事勘查的需要,不惜高价建造各种安全措施,即便如此,也不能避免致癌。因此,近年来,刑事勘查部门纷纷寻找新的显现方法以代替联苯胺技术。
已经有的其他显现方法,例如“鲁米诺技术”、“无色孔雀绿技术”、“宁西特林技术”等都因其自身毒性较大或实施困难等缺点,而无法推广应用。
1984年日本研制成功的“阴色结晶紫技术”,试剂酸性较强,对客体有损,虽然试剂无毒,但是,由于显现出纹线的染料都是水溶性的,因此,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浸润现象,使纹线变模糊等缺点。且上述试剂制备要求较高、制造工艺较麻烦。
本发明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以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而进行研制的。本发明所用的显色剂——溶靛素是广为应用的染料,在水溶液中无色或呈浅色,该试剂无毒。其显现原理是:潜血指纹中的潜血其中的过氧化氢酶或血卟啉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溶靛素而生成非水溶性染料形成沉淀淀积在纹线上。而使血潜指纹呈其染料的颜色(据染料种类不同而析出蓝、紫、红、黄等颜色),溶靛素在组合试剂每100mlA液中为:0.02-10g。作为稳定剂用的碱性物质是水溶性碱性物,该水溶性碱性物与B液中的酸反应不得产生沉淀。例如Na2CO3、NaHCO3、K2CO3、KHCO3、NaOH、KOH等碱性物质。其在A液中含量为0.01-5g(每100mlA液),溶剂最好用去离子水。
B液是在浓度1%-10%的H2O2中添加酸性物质。
所用的酸性物质为不具有明显氧化或还原性的酸,例如CH3COOH、C2H5COOH等,浓度为0.2%-20%的酸(pH在4-5.5之间),每100ml中性或酸性过氧化物水溶液中添加5-10m1。
用本发明制备的组合试剂可在多种客体例如本色木、纸张、纺织品、塑料、金属、玻璃、油漆涂面、竹器、砖瓦、皮肤等有孔或无孔表面上显现血潜指纹。根据所用的显色剂的品种不同,而显现出红、蓝、紫、黄等颜色,显现效果优于联苯胺及其它显现剂。所显现的纹线不浸润、不扩散、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
本发明所制备的组合试剂的制造方法在其本学科及其相邻学科——法医学血痕预试验,医学潜血试验中未曾发现有关报道。
实施例:
溶液A:
Na2CO3 0.08g
去离子水 100ml
溶靛素紫 0.8g
溶液B:
H2O2 3%50ml
CH3COOH 16%4ml
在凝有血潜指纹处,先滴入A液再滴入B液(2∶1),若有血潜指纹即出现紫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民警察学校,未经深圳市人民警察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谱型农用杀虫药增效剂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开关的技术措施和组合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