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鱼运输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6104348.0 | 申请日: | 198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53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阿利斯泰尔·伦弗鲁·杰鲁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西兰政府资产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峰章 |
地址: | 新西兰惠灵***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鱼的运输系统,特别是使运输中的鱼处于活态的方法和/或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美国专利2,680,424公开了一种运输活鱼的方法和装置,其中鱼是放在不足以完全浸没的少量水中,而鱼鳃总是暴露在水面之上的大气中,它也没有要求对鱼所处的水中充气。美国专利884,140也公开了一种运输活鱼,甲壳类动物等的运输方法,其中鱼并不浸没在水中,而鱼是置于密闭容器内,增氧的水加到容器内。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水滴到鱼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鱼的运输方法,用于使活鱼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活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鱼的运输方法,通过限制鱼在运输过程中的活动,并将增氧的水加到鱼鳃上使其浸没于水中,而保证活鱼在运输中保持活态。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
因此,一方面,本发明包括一个运输活鱼的方法,该方法诱导并保持鱼呈不动综合症状态,该方法包括:把至少一鱼放在一个容器内并向该容器加水,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ⅰ)所述容器内有装置限制所述鱼在容器内基本上不动,
(ⅱ)所述容器中的水被连续排出,而净化并增氧的水作为连续的水流回到所述鱼的鳃上,使鱼鳃总是浸没在水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包括一个使运输中的鱼处于活态的装置。该装置中鱼被诱导呈不动综合症状态,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容器,其内有存放至少一条鱼的存放腔,保持水围绕鱼,其特征在于:
(ⅰ)所述鱼存放腔包括把鱼卡住腔内使其基本上不动的装置,在使用中,使鱼鳃浸没在水内;
(ⅱ)有供水装置,使鱼存放腔内的水连续排出,对所述的水进行净化并增氧,然后把净化并增氧后的水以连续水流的形式回到鱼鳃上。
在发明的各种变换中,现参照附图描述一个最佳结构,其中:
图1绘出本发明鱼运输装置的示意正视图;
图2绘出沿图1中A-A线剖视图;
图3绘出沿图1中B-B剖视图;
图4绘出与本发明鱼运输装置相配套的水处理装置仰视图;
图5绘出图4所示水处理装置中适于构成二次集结面的装置轴测图;
图6绘出图4所示水处理装置的前剖切面仰视图。
一方面,概括地说,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输鱼的方法,包括在鱼群中诱导出鱼类不动综合症状态,然后在一个适当的容器中维持鱼于不动或静止状态的同时,将鱼运送到所要求的目的地去。到达目的地后,使鱼完全从不动的状态中苏醒过来。
明显的特征是,由于在其中用了称为“鱼类不动综合症”的方法,确保在一定环境中鱼呈现出类似安眠药起作用的状态。这种状态完全等效于在优秀文献中所论证的高级动物所呈现的“强直不动状”,即当被捕获的动物在食肉的动物面前所产生的“呆恐僵硬”的状态。其中,原理上的差别在于,在发生该情况时,被捕获动物出现强直的肌肉收缩,而鱼则显示出一种“放松”状态,在这种状态中,鱼对大量外界刺激和环境变化毫无反应。
我们已发现,借助在肉体上限制鱼以基本上阻止其运动,并向鱼提供特殊质量的水即可容易地诱导普通种类的鱼进入这种状态,此处,并不需要向水中添加外界物质或对鱼给予任何人造的刺激物质。我们确信,包括化学方法在内的其他方法也可用于诱导鱼类呈此综合症。
虽然优质水的供给看来好象对这种状态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诱导鱼类不动的确切方法看来象是取决于鱼的种类。对大多数普通类形的食用鱼限制是需要的,对某些好动的鱼不仅需要限制而且还必需以向鱼鳃灌水的方式为其供水。通过在鱼嘴中嵌入一个喷嘴即使上述供水要求方便地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鱼则显示出不愿在其嘴中插一个喷嘴状态,但水还是从喷嘴向外以较高的流速喷向鱼口。
在此,使鱼处于最佳形体之姿态而对鱼施加的限制,这样一来,以便不论怎样,鱼的呼吸表面均被浸泡在水中,并使鱼定向于通常游浮的姿势,受限制的鱼,不仅要阻止其侧向游动,而且要阻止其头部和尾部的摆动。而且这种限制还要支承着鱼的下腹表面并应具有弹性,以使在运动中的鱼所受的运输冲击力减到最小的程序。适当有弹性的包裹不仅能更好地托着鱼,而且还可防止在运输之中鱼肉体的擦伤。
向鱼提供的水是存放在容器和/或包裹着鱼的限制中,最好尽可能使其保持被运输的鱼类在适宜的温度。如果水的温度上升太高,经受压力的鱼就会变得活蹦乱跳,从而可能从不动状态中苏醒过来。把水的温度降到适应的温度之下会取得不少积极的效果,然而,如果降温就应小心从事,应确切地控制冷却速度,不要引起冷冲击或冷休克等两种致命的症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西兰政府资产公司,未经新西兰政府资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锈宁烟雾剂
- 下一篇:汽轮机冲击级温度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