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玻璃纤维硬筒分拉拉丝机机头无效
| 申请号: | 86103747 | 申请日: | 1986-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3747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官;赵宝柱;薛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C03B37/08 | 分类号: | C03B37/08 |
| 代理公司: | 国家建材工业局技术开发服务中心专利代理处 | 代理人: | 蒋家华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硬筒分拉 拉丝 机头 | ||
本发明属于连续玻璃纤维拉丝设备技术领域。
在多孔漏板下拉制连续纤维纺织纱,比较先进的方法是采用双分拉拉丝工艺,即将多孔漏板下的玻璃纤维分两股集束,两股原丝分别绕在分拉拉丝机同一机头上的两只绕丝筒上,并由同一根排线轴上安装的前后两只排线器进行排线。两只绕丝筒同时上车,同时下车。
目前,双分拉拉丝工艺所采用的分拉拉丝机机头都是软筒形式的,即机头上所套的是软质绕丝筒。软质绕丝筒由机头上若干块离心片产生的离心力所支承。参见美国专利3408012和3771324。但使用这种软筒机头所拉出的原丝筒如果采用自由内退解则需烘干。因此,需消耗一定的能源。国内虽然广泛使用硬筒机头拉丝机,但这种拉丝机机头只能套上一只硬质绕丝筒,因而不能适用于双分拉工艺。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硬筒分拉拉丝机机头。这种机头能前后套上两只硬质绕丝筒,并由一只手把控制的前后两组涨块支承,能适应螺旋式排线器和缝隙排线轮排线。
本发明结构如图1所示。机头上前后套上两只硬质绕丝筒(1)和(14)。后硬质绕丝筒(14)由机头回转体(15)的定位锥面(15a)和一组支承该筒子内园面的后涨块(10)定位。前硬质绕丝筒(1)由后硬质绕丝筒(14)的定位锥面(14a)和一组支承该筒子内园面的前涨块(3)定位。前组涨块(3)和后组涨块(10)的收缩与涨开通过所设计的机构由手把(2)集中控制,每组涨块可由3~15块组成,并沿园周均匀分布。当推入手把(2)时,前组涨块(3)和后组涨块(10)收缩,这时可方便地套上或取下两只硬质绕丝筒。当松开手把(2)时,前涨块(3)和后涨块(10)涨开,从而将两只硬质绕丝筒牢牢支承,并保证与机头基本同心,随同机头回转体(15)作高速旋转。
前硬质绕丝筒(1)和后硬质绕丝筒(14)的结合部位需制成定位锥面,以便联合定位。当后硬质绕丝筒(14)的大端定位锥面(14a)是外锥面时,前硬质绕丝筒(1)的小端定位面应制成内锥面。如图2、图3所示。当后硬质绕丝筒(14)的大端定位锥面是内锥面时,前硬质绕丝筒的小端定位面应制成外锥面,如图4所示,也可以制成平端面,如图5所示。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促进我国多孔漏板双分拉工艺的发展和应用,所拉制出的原丝筒不需要烘干就能进行自由退解,从而节约用于烘干原丝筒的能源,可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实施例仍如图(1)所示。机头安装在支架(16)上。后绕丝筒(14)由回转体(15)的定位锥面(15a)及一组后涨块(10)定位,前硬质绕丝筒(1)由后硬质绕丝筒(14)的定位外锥面(14a)和一组前涨块(3)定位。前后两组涨块各为5块,沿园周均匀分布。前涨块(3)的收缩和涨开由手把(2)通过片簧(4),前顶针(5),前压簧(6)控制。后涨块(10)的收缩和涨开由手把(2)通过小压簧(7),后顶针(8),水平顶针(9),小压簧(11),锥形件(12),后压簧(13)控制。当进行拉丝作业时,电机通过皮带轮(17)拖动主轴(18)和回转体(15),并带动前后两只硬质绕丝筒(1)和(14)作高速旋转,从而进行分拉拉丝作业。
上述实施例所套的硬质绕丝筒如图(2)所示。后硬质绕丝筒(14)的大端是斜度为30度的外锥面,作为前硬质绕丝筒的定位锥面。前硬质绕丝筒(1)的小端是斜度为30度,长10毫米的内锥面,与后硬质绕丝筒(14)的外锥面(14a)相配合并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未经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直边轮胎环形量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处理连续挤压出的含烟草物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