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线感应加热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6101419.7 | 申请日: | 1986-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3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格德弗里德·万尼斯特;迈克尔·尼恩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特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60 | 分类号: | C21D9/60;H05B6/4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比利时兹韦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加热 方法 装置 | ||
1、在感应线圈(1)中感应加热细长钢铁部件(W)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当调节磁场强度以使该部件的相对磁导率至少为4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相对磁导率至少为8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相对磁导率在100~200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部件(W)是直径不大于5mm的线材。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材直径在0.5至3mm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磁场强度在3000至35000A/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磁场强度在5000至20000A/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励磁电流频率在5至30KH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多个细长钢铁部件(W)在连续加工过程中沿并行通道穿过感应线圈(1)。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圈(1)具有大致扁的横截面,在其中部件(W)排列成排。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为线圈绕组(4)所紧密包围的平面阵列的方式设置了一排部件(W)。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部件(W)穿过绝热导向器(3)。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部件(W)都通过至少两个相连线圈段(1′),在相连线圈段之间线圈绕组方向和/或励磁电流相位相反。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线圈段(1′)之间线圈绕组方向和励磁电流相位都相反。
15、带有其中放置有部件(W)的线圈(1)的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至少两个相邻线圈段(1′),相邻线圈段间线圈绕组方向和/或励磁电源相位相反。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线圈段(1′)之间线圈绕组方向和励磁电源相位部相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圈段(1′)通过包含两根并行导体的母线连接到励磁电源,这两根并行导体借助一绝缘层而被隔开很小的距离并与线圈段(1′)的轴线平行地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励磁装置(2),用于以5至30KH范围内的频率对线圈进行励磁以提供5至20KA/m范围内的场强。
19、用于在其长度上把多个细长加工件同时感应加热至大致相同的温度的装置,所述加工件在其各自的长度上具有基本均匀的横截面,所述装置包括:运送装置,用于沿多个类似工作通道以相同的预定均匀速率沿纵向运送所述加工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细长相邻加热区的感应加热装置,各所述相继加热区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并沿纵向设置在所述多条工作通道周围以形成具有规定长度的线形加热通道:驱动装置,用于把所述感应装置驱动到规定的可调励磁量级;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的加热区是由多通道感应器线圈提供的,其电绕组在各线圈段上整个地包围着该多条工作通道,其特征还在于包含在各线圈内的所述工作通道被设置成规则堆放的彼此相距很近的独立导向通道的形式,从而使各加工件被独立且电绝缘地沿其各自的通道运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怕述工作通道是平行的并沿感应线圈的相同大致直线方向连续延伸且其中至少包含在各感应器线圈隧道中的工作通道段是电绝缘通道。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工作通道被设置于在由相继线圈组成的整个纵向加热段上延伸的水平面中,且其中包含一层所述绝缘导向通道,它从各独立感应线圈的入口至出口都是连续的,也可以连续地延伸过构成整个加热段的所有线圈。
22、根据权利要求19、20或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感应器隧道中的工作通道结构是由适当耐热套筒或有槽陶瓷片。
23、根据权利要求19、20或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通道包括插入感应隧道的各别的相同陶瓷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贝克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14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编程选件的选择
- 下一篇:以流体为动力的原动机-能量发生器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