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传统腐竹(皮)工艺改善无效
申请号: | 86100858 | 申请日: | 198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858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C1/20 | 分类号: | A23C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统 腐竹 工艺 改善 | ||
本发明涉及大豆制品工艺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中国传统手工制作腐竹、腐皮的工艺方法。
中国传统制做豆腐皮的基本过程是:大豆精选去杂质、脱皮、水浸,用石磨磨浆、将浆体过筛后豆渣用作饲料,滤出的豆浆挑豆腐竹(皮),晾干。这种方法的腐竹产量为35%左右,豆渣比较粗糙,一般用作饲料。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旨在提高大豆利用率,改善腐竹产量、质量。
本发明用胶体磨代替石磨,磨出的浆体过筛后豆渣粒度为5~25μ外观似米粉状,洁白细腻,可用作各种食品添加物,完全为人类食用。滤出的豆浆按传统方法挑制腐竹(皮),产品外观淡黄、细腻、光洁,出品率提高10%左右。挑制腐竹(皮)后剩余的豆浆可以全部利用制作组织化蛋白食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能使大豆利用率达90%以上。产品质量高于原工艺制品。
实施例:100公斤大豆精选去杂质、脱皮、水浸,用胶体磨按常规用法磨浆。滤出豆浆按传统法制腐竹(皮),晾干。剩余豆浆用机制腐皮机制造组织化腐皮、腐竹。产品为:腐竹(皮)45~50公斤,机制组织化腐皮、腐竹23~25公斤,豆渣15~20公斤,大豆利用率达90%以上。挑制的腐皮外观细腻、淡黄、光洁。豆渣洁白细腻,可用来加工成多种食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商学院,未经杭州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