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压氧舱式担架、装尸袋、睡袋无效
| 申请号: | 86100301 | 申请日: | 1986-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301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庭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庭中 |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氧舱式 担架 装尸袋 睡袋 | ||
本发明属于急救医疗器械。和多用途容器包装袋。
高压氧舱因为具有挽救生命、复苏脑组织、保护重要脏器的有效疗效,被誉为“生命之舟”。但现有的高压氧舱多为金属制成,庞大笨重而昂贵,很难普及和随处使用。只在中大型医院才较有保障。而心跳、呼吸骤停等危急情况更多地发生在医院之外。电击伤、溺水、窒息、严重挤伤、各类休克、中毒、中暑战伤等等都因发生在远离医院的地方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也根本无法立即使用高压氧舱。而失去这至关紧要的黄金时刻后,即使再运达医院也无法抢救了。由此不知断送了多少本可抢救的生命。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利用便于携带、容易普及和发挥作用的担架、装尸袋、睡袋等普通器具,迅速就地构成高压氧舱,在最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挽救生命。并且附带具有其它多种有效的用途。成为平战缓急都可应用的多用工具。
它们的原理和一般构造是这样的:
不论是折合的或固定的担架,都一律将其部件换成可密闭储气袋或高强度充气管,各管间互通,但与外界密封隔绝,这样就有了贮氧的容器。而且适当加大加粗担架两侧的长管及所有附件的空腔,只要制作和连接时严格耐压而不漏,就可以贮存足够的高压氧气。当骨架改为无缝钢管或其它高强度长管时,高压贮氧的要求是很容易达到的。这样,既携带充填了足量的氧气,又同时不影响原来的担架功能。撑脚、背带都照旧或按上述要求重做。而原铺布由一侧或两侧延伸,用防水拉练(两道带弹性塞条的同步拉练)进行开闭。当拉练被严密拉合时,担架的上下铺布就围成一个密闭空间,打开与之相通的阀门,担架内予贮的高压氧气就逐渐充填其内,形成一个软膜围成的高压氧舱,若再配一只气压表,伤员头部一端预设透明观察孔,效果更好。若为简省计不设气压表,知道原贮氧气体积、压强、纯度,也可估出其氧压(减去伤员体积)。充胀后从外界手感也能测知。并且也可接面罩作普通输氧。
附图1即是其实施例简图。其中1是侧长管,2是下铺布,3是相连的上铺布,4是带弹性塞条的双层防水拉练,(未详细画出),5透明观察窗,6进气阀门,7气压表,8进料软漏斗,它是连接于上(或下)铺布,用于不漏气(连续使用时是少漏气)地输入输出器具物质。9是喉砸,10软漏斗之防水拉练。11通气螺口。
连接用的高压导管也可省去。
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打开担架并放上伤员后,将上铺布3盖上,拉合密闭,防水拉练4,立即打开进气阀门6,予贮长管1中的高压氧气立即进入密闭腔,观察在外的气压表7,到合适气压时关闭阀6,就可进行高压氧治疗。可直接在外向内作人工按摩人工呼吸,也可使用专用器具进行。漏斗管8多设在胸位上,可从此伸入器械进行人工呼吸,按摩,也可在外由人体直接按摩,直至奏效康复。可再替换空气,氧气。也可从漏斗8向内倾注冰块药液,用于降温或保尸等等处理。先在漏斗内装满,拉闭上口拉练10,再打开喉砸使物料入内,然后再二次关闭锁紧喉砸,再打开拉练10,即可反复输入物料,这样可保证漏氧不多,若能在漏斗内物料进入后,挤还漏斗内氧气再关闭喉砸处,打开10,则漏气更少。氧气还可不断地从进气口11补充输入。普通输氧方法则跟过去一样。
铺布一般用防水不透的高强度柔软物质制造,橡胶帆布、人造革、皮质、金属镀布等等皆可使用,因其不透不漏,可防雨水侵扰伤员,也可使伤员用此担架在水中漂浮运送。需要时还可用来运水、油、米、面、弹药等等,可防潮抗湿,不洒不漏,作行军床,有优越的其它功能。气液固运贮容器都简便理想。
装尸袋只要改用同上的高强度柔韧材料制作,口上制有防水拉练,底部或其它方便处装观察孔和进气阀口,就可俱有同样功能。(需另外提供高压氧气)。而且更简便轻小。(图2)
睡袋兼作氧舱的作法与此类似,但一般应配高压氧贮罐,最好能有轻小的化学制氧机构之类更好。睡袋只要做到最外一层坚韧不漏(耐压),换用防水密封拉练,(在头部处)制有进气口11,微形气压表即可,这些构造上的要求和现有睡袋特别是军用睡袋已很接近,稍加改制即可做到(图3),减压放气一般利用进气阀门11旋松漏气来解决,或再附设排气阀也可以。总之,在此总体设想之上,具体实施制造问题是不大的。其它用途的口袋按此类方法制造也可有此多种有效功能。
就优点而言,此类装置利用了容易普及、轻便可携,能在紧急处存在和使用的普通用具,只作一定的改变,就能发挥多种运贮各色物品的使用功能,特别是解决了随处可用廉价易造的高压氧舱问题,给各种保安救险,特别是战场急救,地震灾害中毒休克窒溺等等紧急救护,带来很大的方便和有效,能在“黄金时刻”救死扶伤,大大地发挥了高压氧舱应用的普及效用,今后将是救生方面普及和有力的多用工具。其制作、使用和造价方面,都比原整体金属制成的“正统”高压氧舱要简省得多,而真正对急救现场伤员的作用来说,却有雪中送炭的天壤之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庭中,未经徐庭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统腐竹(皮)工艺改善
- 下一篇:一种可用于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