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5205853 | 申请日: | 1985-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853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百祁;徐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零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3J4/00 | 分类号: | B63J4/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连富,林芳芳 | 
| 地址: | 上海市衡***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随着人们对周围环境防污染要求的日益提高,船舶在港口和近海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时代早已结束。根据国际上的一些有关法规和条约的规定,船舶上的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並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向外排放。这样就产生了使用各种方法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入七十年代后,原来广泛用于处理陆上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即生化法也开始用于处理船舶上的生活污水。这种生化法处理的原理是:在充氧的条件下,依靠污水中自身繁殖的好氧菌来消解有机物。因此它具有处理彻底、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和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是英国Hamworthy 工程公司所生产的RT系列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它是由曝气柜、沉淀柜、消毒柜和泵等附件所组成。但由于船舶上人员较少等特殊因素和条件,使得船上生活污水的水力负荷波动范围大,以致具有装置尺寸大、停机后再启动时达到稳定工况的时间长等缺点。1981年发表的美国专利U.S.P。4268389《污水处理》除在装置的结构上有所改进外,对于停机后再启动的问题仍未能予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应用生化法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它不但能长期稳定地保证经其净化处理后的排放水符合有关法规所规定的排放标准,而且在停机后再启动时达到稳定工况的时间可大大缩短。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处理生活污水已有技术的曝气与沉淀过程之间增加了使用软性填料的接触氧化过程,该过程在单独的接触柜内进行。在接触柜内安装了一定数量的软性填料。软性填料在水面呈漂浮状,微生物可生长在软性填料上並形成生物膜。这种生物膜在充氧的条件下具有吸附消解有机物的功能,同时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寄居于生物膜内随软性填料的纤维在水中自由飘动,即使在停止供气时也悬浮于水中而不下沉。
使用软性填料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这些优点:1.由于微生物生长在软性填料上,因此在装置停机后,微生物不会象普通活性污泥法那样沉积于柜底部並因缺氧而立即死亡;相反由于在软性填料上形成的生物膜中尚有细菌孢子存活,所以再启动后达到稳定工况的时间大为缩短,仅为已有技术中同类型装置的1/5。2.由于微生物生长在软性填料上並形成生物膜,这样它与有机物的接触面大大增加,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有机物去除率(即BOD5负荷率)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因此整个装置的尺寸也可比已有技术中的同类型装置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的具体结构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流程。
船上厕所里的生活污水通过下水管道流入装置的曝气柜,由于在曝气柜内存在着那种依靠溶解氧来消解有机物的好氧菌,因此生活污水中通常所含有的碳、氧、氢、氮和硫等成份被好氧菌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並生成新的细胞,其中二氧化碳通过柜上的通气口逸出。好氧菌所需的空气由装置中的气泵提供,空气通过安装于柜底並开有小孔的管子通入污水中。
生活污水在曝气柜经好氧菌消解后就经粗滤网进入接触柜。接触柜内安装了一定数量的软性填料,软性填料的材料是维尼龙棉纱,其相互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为120mm,软性填料的负荷为2kg·BOD5/M3·day。这样,进入接触柜的生活污水,在软性填料上形成的生物膜的作用下被进一步吸附、消解和净化,然后进入沉淀消毒柜。生活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沉淀于漏斗形的沉淀消毒柜底部並由通入底部的空气将其提升並返回曝气柜。同时,经净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清液流入沉淀消毒柜的消毒腔,並由定量泵加入一定量的含氯溶液进行消毒处理使之达到国际排放标准的要求,最后由排放泵排至船舷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零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零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