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微型电缆交接箱无效
| 申请号: | 85205704 | 申请日: | 198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70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史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永贵 |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辽宁省本溪市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缆 交接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大容量,小型化和芯线配线具有记忆功能的通信电缆交接设备。
近几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吸取了国内外各类型交接箱的优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制成功了一种无端子交接箱,经过试用证明效果良好。但是,随着现代化通信电缆在不断向国际标准化、塑料化、地下化和室内化发展,各行各业对通信的需要日益增长,高层建筑不断出现,使通信线路密度大为增加,这样,通信电缆交接设备就应由容量小、体积大改为大容量,小型化,由地面设置改为地下或室内。在配线的管理方面,采用记忆功能管理。而目前各国使用的各类型交接箱体大笨重,防潮、防水、防腐蚀性能差,转入地下和室内比较困难,设置在地面上,存在着投资大、影响市容和不安全保密等因素,管理上容易造成混乱,而无端子交接箱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新的压接技术,需要用特制的工具接续、开启还要剪去芯线压接套管这样反复几次芯线就会越来越短。在配线的管理方面仍然都采用比较复杂麻烦的登记管理办法。这样维护人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采用计算机管理也比较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电缆交接设备,芯线开启和重接不用掐线,芯线具有记忆功能,整体防水、防潮。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对芯线采用彩色编码。编码是以色环的形式出现,每一个色环在芯线上的位置都可以用十种颜色表示出0~9的代码或用色环的色种、色环的宽窄和色环相互间的距离不同,可使每一条芯线上的标志出两种以上的意义来。用全色谱色环、全色谱双管扎捆带子和全色谱筒套环,把色码标记芯线进行模拟注册登记,使任意条线的任意变化达到有条不紊。对芯线的交接配线,接续采用自带焊剂、焊料的金属管进行火焰接续,接续时先对芯线用套管进行夹接,而后再用相当于火柴、打火机的火焰进行加热焊接、开启和重接,接续后用口部带金属环内充硅脂的全色谱绝缘子绝缘。箱体采用双重密封。外壳由具有密封性、机械性和耐腐蚀性材料制成。口部采用橡胶囔袋充入防利用气压密封,并设有漏气告警装置。内罩是用软塑料袋在口部进行捆扎密封。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不受满足年限的限止,容量可递增,芯线交接配线主要是采用自由配线和记忆功能管理,可在相当人孔的条件下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型电缆交接箱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色谱绝缘子剖面详图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色谱双管彩色捆扎带详图示意。
参照图1、2、3,一个具有密封性、机械性和耐腐蚀性材料制成的电缆交接箱防护外壳(1),其口部设有半园形凹槽(10),并和微型电缆交接箱主体半园形内凹槽(14)相对应成葫芦形,当橡胶囔袋(9)紧附于主体半圆形内凹槽(14)里时从气嘴(12)充入适量防漏剂后在气压作用下进行箱口密封。橡胶囔袋自动防漏气后压力接点(15)动作起着告警作用。压力接点一般设置在主体半园形内凹槽上或注胶在橡胶囔袋上。(2)是内凹槽上或注胶在橡胶囔袋上。(2)是微型电缆交接箱内罩一般用软塑料袋制成,口部可套在微型电缆交接箱主体二道凹槽(8)上进行捆扎密封,(3)是芯线火焰套管接续后用全色谱绝缘子(19)绝缘。(4)是全色谱色环和全色谱双管彩色捆扎带。(5)是全色谱套筒环,利用(4)、(5)可把色码标记芯线进行摸拟注册登记,(11)是特制衫垫用来组合微型交接箱支脚(17)或做扩充用。(7)是补助跳接环用来补助芯线自由跳接配之不足。(13)是锥形电缆引入端头,设于蜂巢孔内,该端头平时封闭,当需要引入电缆(16)时要使锥形端头开口与引入电缆护套的直径恰好配合。电缆引入后并在电缆引入密封室(6)做石油膏和树脂密封。全色谱绝缘子详图:(18)是金属环。(19)是软性全色谱绝缘(20)硅脂。全色谱双管彩色捆扎带详图示意:(21)局线线管。(23)全色谱捆扎带。
只要芯线接续采用火焰接续套管接续,采用色码加标使其具有记忆功能和箱体采用双层密封,微型电缆交接箱,就能达到容量大,体积小和适应条件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永贵,未经史永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