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摩托车电热手套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5203395 | 申请日: | 1985-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3395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占林 |
| 主分类号: | H05B3/00 | 分类号: | H05B3/00;B62K21/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电热 手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摩托车、三轮车、驾驶员用的电热手套及装置。用于寒冷地区,冬季行车手部防寒。
本装置利用摩托车、机动三轮车自身的6V、12V、24V交流或直流电源供电。
在一个套圈或车把套上,装有正负极触点,紧固在车把上,并接通电源,形成导电装置。在手套内衬层上,装有电热元件——电热线,并装有正负极触点。当驾驶员戴上这种手套时,双手分别握住车把,车一发动,由于导电装置与手套上的正负极触点,互相接触、自动导通手套内的电热元件,发出热量,经手套内外层保温,而达到手部防寒取暖目的。
本装置分两个部分组成。一、手套部分(图1)二、导电装置部分(图2、图3)。
一、手套部分结构(图1)1.电热元件-发热线,长度为1.5~2.5米,电阻5~20Ω(视功率大小定)顺手掌、手指缝从手指背面返回均布在手套内衬层8上,并固定3接线卡。
电热元件1,通过接线卡3,连接引线4、内垫圈5。空心铆钉6穿过内垫圈5、保温层7、外层10、外垫圈9铆合在母指与食指之间适当位置,形成正负极触点。
二、导电装置部分A(见图2)。本装置是安装在车把上,并接通电源,形成导电装置。具体结构:1、4正负极触点,固定在套圈3上,2螺栓、螺母,5插线接头,一端接触点,另一端与保险7连接,9正极导线与电源正极连接,8接线钩与电源负极线6连接。
B(见图3)该装置与(图2)功能一样,结构相似,仅仅区别于图2装置用于市场已有的摩托车上。图3用于为摩托车制造厂配用手套时,把该厂原有的车把套,改用带有导电装置的车把套,这样摩托车出厂,就不需再用图2导电装置了,为方便用户。图3具体结构:1、2正负极触点与插线柱4连接,并与车把套3铸塑在一体。形成导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占林,未经王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线性管式直流电动机
- 下一篇:扒带扳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