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低压铸造用工频感应保温炉无效
| 申请号: | 85202709 | 申请日: | 1985-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2709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明义 | 
| 主分类号: | C22B4/08 | 分类号: | C22B4/08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宫乃斌,刘浩贤 |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台东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铸造 用工 感应 保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铸造用工频感应保温炉,更详细地讲是用于铝、镁等轻金属及其合金低压铸造的工频感应保温炉。
过去用于轻金属及其合金低压铸造的电炉,大多为电阻炉,少量为一般的工频感应炉等等。电阻炉耗电量大,维修停工次数多,维修费用高。使用一般的工频感应炉时,熔液在坩埚内剧烈循环、冲刷铁坩埚,轻金属及其合金易氧化、易掺杂气体、易增加含铁量;因铸造时电炉断电,熔液温度不易掌握。上述情况使合金的成分与温度难以控制,铸件的缺陷增多,废品率有时达2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上述缺点,耗电少,铸造时熔液温度可控、熔液在坩埚内稳定,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铸件质量、减少废品,节约维修费用及维护工时的轻金属及其合金低压铸造用工频感应保温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低压铸造用工频感应保温炉的特征是:为了避免感应电流对熔液的搅动,铸铁坩埚下部的平均壁厚大于感应电流的渗透深度;为了进一步减弱熔液在坩埚内的循环,设计了位于坩埚下部的短线圈。短线圈的高度为铸铁坩埚高度的25%~50%时较好,也可以更短些,但坩埚上部热量散失较多。感应电流的渗透深度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ρ、M分别为坩埚材料铸铁的电阻率和相对导磁系数,f为工频频率,δ即渗透深度(毫米)。
本实用新型低压铸造用工频感应保温炉可用于铝、镁等轻金属及其合金的低压铸造保温,铸造时不需停炉,可以自动控制熔液温度;液面平稳,熔液在坩埚内很稳定,从而可以准确控制合金成份,减少铸件中的气孔、缩松等缺陷,废品率较过去降低了10%~18%。和电阻炉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节电40%;如以200Kg容量(最小的)的炉子为例,每台炉子每年可节约维修费2万元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低压铸造用工频感应保温炉的正面全剖视图。炉壳3焊接在底座10上,压盖2以螺栓紧固在炉壳3上。铸铁坩埚1安置在压盖2上,底部以耐火砖9衬垫。磁轭6以螺栓紧固在底座10上,中间衬以石棉垫11以绝缘和绝热。磁轭6的内侧设置感应线圈8,它们之间以绝缘垫7衬垫。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在坩埚1和挡板5以及感应线圈8之间填充保温层4。感应线圈8的两端以导电板12通以工频电流,并以冷却水管13在其内通水冷却。由图中可以看出,铸铁坩埚的下部较厚,其平均厚度应大于感应电流的渗透深度;感应线圈设置在坩埚的下部,其高度为坩埚高度的25%~5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一台铝合金低压铸造用工频感应保温炉,其感应线圈位于坩埚的下部,高度为320毫米,铸铁坩埚高度为680毫米,感应线圈高度为坩埚高度的47%。坩埚下部壁厚平均不小于50毫米,大于计算所得的感应电流渗透深度50毫米。这台保温炉功率为12KW,容量为200Kg(液态铝合金),用于低压铸造保温时,铸件废品率降低为4%。其耗电量较电阻炉节约40%,基本不用维修。如将此炉感应线圈的高度分别改为170毫米和340毫米,可取得同样效果。这种低压铸造用工频感应保温炉可以批量生产,做为商品出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明义,未经杨明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种用途帮助记忆装置
- 下一篇:高功率减振大挠度扭转弹簧式联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