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全承载复合材料的汽车车身无效
| 申请号: | 85200688 | 申请日: | 198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0688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唐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锦生 |
| 主分类号: | B62D29/04 | 分类号: | B62D29/04;B29C41/2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石小梅,包冠乾 |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复合材料 汽车 车身 | ||
1、一种高强度轻质复合材料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这种车身是由至少一层浸透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布以及至少是两层浸透了聚酯的玻璃纤维布,依次全部搭接包裹复合泡沫材料制成的汽车内胎模型而构制成的。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制造泡沫内胎模型的复合材料为聚苯乙烯。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制造泡沫内胎模型的复合材料为硬质聚氨酯。
4、由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做为内胎模型的泡沫复合材料其容重为16公斤/立方米-32公斤/立方米。
5、由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做为内胎模型的泡沫复合材料其厚度为10至500毫米。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做为内胎模型的泡沫复合材料其厚度为50毫米。
7、按照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每层玻璃纤维布的厚度为0.1至4毫米。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每层玻璃纤维布的厚度为0.25毫米。
9、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布是中性、脱蜡的。
10、按照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布是中性、脱蜡的。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布是中性、脱蜡的。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全部包裹内胎模型的玻璃纤维布是5层。
13、按照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全部包裹内胎模型的玻璃纤维布是5层。
14、按照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全部包裹内胎模型的玻璃纤维布是5层。
15、按照权利要求8、10或11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全部包裹内胎模型的玻璃纤维布是5层。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浸透了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是两层,浸透了聚酯的玻璃纤维布是四层。
17、按照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浸透了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是两层,浸透了聚酯的玻璃纤维布是四层。
18、按照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浸透了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是两层,浸透了聚酯的玻璃纤维布是四层。
19、按照权利要求8、10或11中所述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浸透了环氧树脂的玻璃布是两层,浸透了聚酯的玻璃纤维布是四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锦生,未经唐锦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0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