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直流恢复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85109710 | 申请日: | 1985-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9710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奥井勇;恩田哲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 主分类号: | H04N5/16 | 分类号: | H04N5/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赵蓉民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恢复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恢复电信号直流电平电路,尤其涉及用于电视接收机视频处理电路中直流恢复电路的改善。
在电视接收机中,视频信号的消隐电平被直流恢复电路箝位到规定的电平。通常这个箝位电平是一个预定的直流电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最好能按照视频信号的内容稍微变化箝位电平值。为了完成这种箝位电平的变化,需要特别设计一种特殊电路,来调整箝位电平。
当这个特殊电路与直流恢复电路组合在一起时,就能随意改变直流恢复率。但是,根据此时电路的结构,假如接收视频输入信号的输入耦合电容也用做箝位电容,直流恢复电路的放大输出信号有可能正反馈到其输入端。这种正反馈经常引起诸如电视图象亮度变化、电路中有害振荡等缺陷,此外,由于在输入耦合电容处的电路阻抗一般都设计为高的,使电路易于受外界干扰,例如噪声的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恢复电信号,(例如视频信号)的直流电平提供一种改进电路,用它来避免有害振荡和外界干扰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可调电位(为亮度)、直流电平与箝位电平(用作直流恢复)之间的电位差被检出。根据检出的电位差进行直流恢复。除去在完成直流恢复的期间外,对于信号输入无反馈回路。
图1是示出本发明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框图细节的线路图;
图3是示出图1框图的改进;
图4是示出图3框图的细节;和
图5是示出图1框图的另一改进。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推荐的装置。为了清楚和便于参考,图中所有涉及重复说明的类似电路元件都用同样标记符号表示。
图1示出本发明的装置,其中标记数20表示一个集成电路部分。视频信号AVS经过耦合电容21和引线P1加到图象质量控制器22。信号AVS也加到二阶微分器23。微分器23产生轮廓校正信号,并经过接线P2将其加到控制器22。控制器22有一幅度调节点,实现信号AVS的幅度调整。此幅度调节点经接线柱P4连到可变电阻24的滑动点上。电阻24位于一部份集成电路20的外面,实现图象质量控制。
从图象质量控制器22输出的信号E22加到对比调整电路25上。电路25有一个对比调节点,它经过接线柱P5连接到可变电阻26的滑动点。电阻26位于集成电路20的外面,实现对比调整。
从对比调整电路25输出的信号E25加到直流分量消除电路27上,消除了直流的信号27可以作为电流信号从电路27输出。这样,从电路27只得到了视频信号AVS的交流分量(E27)。
从直流分量消除电路27来的信号E27经过电平移动电路28加到直流混合电路29。电路28的直流电平移动的程度取决于APL检出器30的输出信号E30的电平。检出器30检出视频信号AVS的平均图象电平(APL)。在电路29中,亮度电度电路31的输出信号E31电位加到了电路28的输出信号E28上。由上述的电位叠加而得到的电路29的输出信号E29经过放大器32被送至输出端子P8。
亮度电路31对在端子P6的亮度控制电位(可调直流电平电压)E42敏感,它产生信号E31,E31具有相应于电位E42的直流电平,端子P6被电容42旁路到电路地。电位E42是从亮度调节可变电阻35的滑动点经电阻41而得到的。
APL检出器30对于亮度控制电位E42和在视频信号AVS消隐电平箝位时得到的箝位电位(被恢复的直流电平)E36敏感。电位E36在电容36处被固定,然后经端子P7耦合至门电路37。检出器30比较箝位电位E36和亮度控制电位E42,检出信号E30,它就是其间的电位差(E36-E42)。
箝位电容36相应于信号电位E30而被充电或放电。这个充电/放电过程受控于门电路37,而且是在门脉冲加到电路37时完成的。当此门脉冲加上时,APL检出器30提供一电平控制信号(E30)至电平移动电路28,此信号是基于E36(由充电/放电过程而得到的可变电位)和E42(由转动电阻35而得到的电位)间的电位差而得到的。当没有门脉冲时,检出器30提供给电路28号外的电平控制信号(E30),它是基于E36(由充电/放电过程的结果而得到的固定电位)和E42(由转动电阻35而得到的固定电位)间的电位差而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真装置
- 下一篇:猪油选择性加氢的铜-镍二元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