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催化加热元件无效
| 申请号: | 85107170 | 申请日: | 1985-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170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锦航;杨永生;丁振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B01D5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艮基,张慧 |
| 地址: |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加热 元件 | ||
催化加热元件,它是用于工业有害废气净化治理的。
一般的工业有害废气净化装置,由予热器、催化反应器和热交换器组成。废气要先经过予热;达到催化反应的“起燃”温度,才能进入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最后在热交换器利用这部份反应热。但装置起动时,或当废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较低时,装置要消耗较多的能源用于废气予热。如国产的UJ1-100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处理能力1000标米3/小时,其予热室功率为76.5千瓦,其操作功率为20-30千瓦,耗电量很大。本发明,既是催化剂,又是加热元件,它使净化装置省去了予热器,既节省了大量能源,又缩小了装置体积。同样处理1000标米3/小时废气,只需3~5千瓦,即可“起燃”。相对于UJ1-100型、节能93%~96%。
本催化加热元件的特征在于,催化剂的载体是以铁铬铝等电阻合金带为基材的,元件制作工序为:合金带轧薄-轧小孔-轧波纹-载附催化活性物-波纹条和绝缘平带间隔绕卷-加工成园柱形蜂窝整体催化剂,然后再两个一组地用导电连线把波纹条串连起来,再在两端焊上接线柱,即成。这里所用的催化活性物是稀土金属复合氧化物,是用定比载附法、按所需结构的化学计量比例、载附上去的,表面的微量钯是用浸渍法载附上去的。
本催化加热元件在实验室处理浓度2650ppm的含苯废气,空速12000时-1、净化后废气温度150℃时,苯的净化率达98.5%;230℃时,碳氢测定仪已检不出苯来。在处理浓度10000ppm的含乙醇废气、空速12000小时-1、净化后废气温度260℃时,乙醇的净化率为99.5%。本催化加热元件在实验室考验350小时,苯和乙醇的净化较果始终不变,催化加热元件本身也未发现有变化。
附图说明
1.稀土金属复合氧化物/合金波带催化剂
2.钯/绝缘带催化剂。
3.导电连线
4.接线柱
实施例:
制作本催化加热元件,要先把铁铬铝基材(Cr13AL4、0Cr25AL5等)轧制成0.08毫米厚、30毫米(或50毫米)宽的长带。再用轧眼机轧上0.4×0.4毫米的小孔,每平方厘米81个孔,双面有毛刺的。再用轧波纹机轧出波高1.7~2.0毫米、波距2.5~3.0毫米的波纹。以上数据范围内,可根据处理气量的大小、调节选用。然后,在载体上用我们研究的定比载附法(请见参考文献)载附上钙钛矿结构的稀土金属复合氧化物。
然后,再在载体的一端焊上φ3毫米的不锈钢丝作为导电连线,并和30毫米宽、0.3~0.4毫米厚的石棉带一起,绕卷成所需直径的蜂窝状园柱体。蜂窝体浸入0.32克/升浓度的钯溶液(pH值3~4)约5分钟,取出,再在450℃空气流中或其他氧化气氛中氧化二小时,冷却并取出。最后在两端焊上不锈钢板做的接线柱,即成催化加热元件。
参考文献:
中国专利申请号851043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金刚石用石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牛奶加工厂废水净化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