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烯烃中炔烃和二烯烃的催化选择加氨无效
| 申请号: | 85106117.6 | 申请日: | 1985-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268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香;赵炳义;赫伯里格;钱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G45/40 | 分类号: | C10G45/40 |
| 代理公司: | 化学工业部化工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玉竹,徐亮 |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中炔烃 催化 选择 | ||
1、一种从烯烃原料中除炔烃和二烯烃杂质的固定床液相催化选择加氢工艺,其特征为:采用单段绝热式滴流床加氢反应器,反应器内装有以α-Al2O3为载体的钯催化剂;
加氢工艺条件为:a)反应物料的进口温度为0-50℃,出口温度小于60℃,b)反应压力为14-35公斤/厘米2,c)氢与杂质的摩尔比为:1.0-2.5,d)液体体积空速为50-170时-1;
加氢工艺所用的催化剂载体是用硝酸中和偏铝酸钠,再经高温焙烧制得的α-Al2O3·H2O、β-Al2O3·3H2O和无定型氢氧化铝组成的混合物,混合物中β-Al2O3·3H2O占5-35%(重量),载体比表面积小于50米2/克;
加氢催化剂是将氯化钯或硝酸钯水溶液喷洒在载体上,经干燥、焙烧、还原而制得,其主要特征是:a)钯含量0.1-1.0%(重量),b)载覆在载体表面的钯层厚度为160-500微米,c)孔容0.2-1.0毫升/克,d)平均孔半径为200-2000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工艺,其特征是:可用水作致冷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工艺,其特征是:氢与杂质的摩尔比多数为1∶1.2-2.0,较好为1∶1.2-1.6,液体体积空速最好为90-160时-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工艺所用的催化剂载体是在1100-1400℃下焙烧1-8小时制得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载体其特征是:比表面积为3-30米2/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工艺所用的催化剂,系将pH值为3.3-6.0的氯化钯或硝酸钯水溶液喷洒在经预热的载体上,在60-120℃干燥,350-500℃焙烧,再用含氢气体在25-150℃还原而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工艺所用的催化剂,其特征是:孔容最好为0.3-0.5毫升/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工艺所用的催化剂,其特征是:平均孔半径较好为300-1500埃,最好为300-600埃;孔径分布为至少有80%的孔在100-3000埃的孔半径范围内,最好在100-1000埃的孔半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工艺所用的催化剂,其特征是:活性钯的比表面积为20-200米2/克,钯为结晶型,其平均晶粒度不小于25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工艺所用的催化剂,其特征是:催化剂的表面酸度为0.002-0.05毫摩尔吡啶/克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1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炼熔融金属的方法
- 下一篇:固体醇燃料及其制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