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蜜发酵酒的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105518.4 申请日: 1985-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07357B 公开(公告)日: 1990-03-28
发明(设计)人: 李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G3/02 分类号: C12G3/02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桂玲
地址: 北京市东城***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蜂蜜 发酵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采用纯发酵工艺酿制蜂蜜酒的方法。

蜂蜜酒的制作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一般的制造方法是利用蜂蜜自然发酵酿制而成,现有的蜂蜜酒多是配制蜂蜜酒,蒸馏的蜂蜜干酒或断酿发酵酒,这种配制的蜂蜜酒,因勾兑酒精,酒体不谐调,口感差,如酒精处理不好会给酒带来异味或饮后头晕,而蒸馏蜜酒因加热蒸馏破坏了蜜的营养成分,降低了蜜的使用价值,而采用酵母对蜂蜜进行发酵,则可解决蜂蜜甜度太大和去除异味等缺点。西德DE3215512号专利介绍了一种蜂蜜酒的制造方法,它采用苜蓿科和椴科属为原料的蜂蜜以5∶1的比例混合后,按1∶2的比例稀释、煮开,冷却后加入纯酵母培养、发酵,发酵温度18℃,发酵时间6个月,以此种方法制出的蜂蜜酒由于蜂蜜水在发酵前已被煮开,因此蜂蜜中的营养成分大部分被破坏掉,丧失了蜂蜜酒的特色,并且发酵时间较长,对蜂蜜原料的要求也较严格。

谢达忠在“中国酿造”杂志1985年第6期上发表的“蜂蜜酒酿造”一文中所介绍的方法,只对已知菌种进行了筛选,选出葡萄酒酵母属的香槟酒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而且在发酵时必须添加酶制剂,否则酒精生成量少,发酵液热处理温度高达90℃,其制作工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培育、筛选、驯化适合在蜂蜜中发酵的酵母菌,确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使制出的蜂蜜酒口味醇香,甜酸适度,且不失蜂蜜原有的营养成分,有利于人体健康。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培育、筛选、驯化了一株适合在蜂蜜中发酵的优良酵母菌,菌名:Saccharomyces  ellipsoideus,代号:Y-2007,它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内孢霉目,酵母属的酿酒酵母;异名:椭圆酵母;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  33。将其接种在蜂蜜中,利用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经酵母菌的酒化酶作用,在无氧的情况下产生发酵作用,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不同酵母菌发酵后的风味比较

菌种    风味

Y-2195    很酸,已无香味,有苦味

Y-2007    口味醇香,有爽口苦味,酸甜适度

Y-2009    有香味,苦味较重

Y-2010    有香味,苦味较重

混合菌种发酵后的风味比较

菌种    风味

Y-2195    味极酸,苦涩,无香味

Y-2006

Y-2007    味很酸,苦,有酒味,已无香味

Y-2006

菌种由斜面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育

斜面培养基的成分:麦芽汁(6-7Be′),酵母膏0.5%,琼脂2%,液体培养基是麦芽汁(8Be′),酒母的制备:将麦芽汁分装在5000ml的三角瓶中,每瓶装液量为3000ml,四层纱布扎口,在0.7kg/cm2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以5-7%的接种量将酵母菌,接入,放在50-80次/分的摇床上,振幅7-9cm,温度25-32℃,振荡培养24-48小时,采用振荡培养的方法,是利用酵母菌的好气特性,使其大量繁殖,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繁殖旺盛,发酵能力强的液体菌种酒母。

振荡培养酒母的条件及其结果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    细胞数    颜色    味    透明度    PH

(小时)    (℃)    (亿个ml)

16~20    25~32    2.5~3.0    土黄    酒香味    混浊    4.5~5.0

本发明采用的蜂蜜原料来源广泛,北方的洋槐蜜、枣花蜜、椴树蜜,南方的紫云英蜜、菜花蜜、柑桔蜜、桂花蜜等优质蜜均可做为蜂蜜酒原料,但最好用洋槐蜜、椴树蜜等淡色蜜类。将蜂蜜以1∶2.5或1∶3的比例稀释后,经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灭菌,粗过滤后入前酵罐,当罐内液温降至30℃左右时接入5-10%的酵母菌发酵,发酵温度25-32℃,最佳温度为30℃,发酵时间6-8天,最佳时间为7天;前酵结束后将酒液过滤后入后酵罐,后发酵温度5-15℃,最佳温度为10℃,发酵时间25-35天,最佳时间为30天。PH3.0-4.0发酵时不须添加任何酶制剂,而是利用酵母自身酶系分泌的酶即可生成所需要的5-10°的酒精量,使工艺简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未经北京市食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5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