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疫苗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5104796 | 申请日: | 1985-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796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24 |
| 发明(设计)人: | E·F·冯·马尔森-波尼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E·F·冯·马尔森-波尼卡 |
| 主分类号: | A61K39/02 | 分类号: | A61K39/02;A61K39/08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雒英,巫肖南 |
| 地址: | 西班牙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疫苗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疫苗,它能抵抗致病体在人或暖血动物体内产生的疾病。
本发明主要是对各致病体在人或暖血动物体内产生的疾病,如由病毒、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疾病,提供一种疾病特异性的疫苗,能够产生永久或暂时性免疫,和/或治疗一种已发生疾病。
本发明的惊人发现,是有可能产生已对人或暖血动物失去致病特性的有选样的致病形态,但仍能在人或动物体上产生免疫或治疗效果。
本发明疫苗特征在于它们含有致病体的某些类型,它们能够生存于非暖血动物的蛋白质上。它们通常是葡萄球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生活在鱼蛋白质上的其他细菌类型也可使用,特别是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棒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和其他病原菌。除鱼蛋白质外,甲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和蠕虫等的蛋白质亦可使用。
此外,本发明亦涉及培养对人及暖血动物非致病型态,这种方法特征在于用非暖血动物的非变性蛋白特别是鱼蛋白特别是鱼蛋白在培养基内接种致病体,让菌落在正常培养条件生长,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多次。假定当完成此过程时致病菌由突变产生适应性并得到最后疫苗的前述特性。
在突变和自然竞择激化外来因素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可用短波电磁辐射、钴辐射,和/或伽码辐射加以辐照激化,而紫外辐射效用尤著。
应该特别指出,致病微生物可能起作用。
下列各例子将有助于解释本发明。
例1
在一Petri培养皿内的正常营养琼脂上,大面积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于37℃置于培养箱内培养。
待细菌充分生长后“用铂针把一部份细菌转移接种到第2个Petri培养皿的营养介质中,再把这碟置入培养箱于37℃进行培养,同时用UV灯照射。
观察发现大部份细菌都无法在鱼蛋白质培养基上生存,接种后生存的细菌只属少数。
让这些经铂针移殖的细菌充分生长,然后再把一部份移殖到第3碟培养基,进行培养,再用UV灯照射。
用新培养基重复上述操作。
本例子需要进行超过150次培养物转移,但这不等于重复的次数可因而增加或减少。
由最后的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直接制备活疫苗。将多倍致死剂量(按照原来菌株计算)的疫苗接种在试验动物(家鼠、老鼠、豚鼠、兔)身上,但是没有动物死亡或显示疾病徵状。为求证实,把已接种疫苗株感染;结果显示,就是把相等于多倍致死剂量(对未接种疫苗动物而言)注进已接种疫苗动物内,它们仍然完全免疫。用兔子做试验时,可以按照平板双向扩散沉淀法来测试免疫能力。
例2
如例1一样,在Petri培养皿的琼脂培养基上养殖一种葡萄球菌菌株的菌落,同时亦如前例,把细菌转移接种至其他鱼蛋白质培养基去。使用长波X射线辐射促进突变,最后从这菌株制造活疫苗。
用例1及例2试验对链球菌,特别是溶血链球菌,和绿脓杆菌与及白喉棒状杆菌进行测试,结果跟以前一样。此外,又使用其他新鲜(即蛋白质并未变性)鱼,尤其是刚杀或新鲜雪藏的鱼作试验。蛋白质可以是悬浮液或分散体状态。如果培养条件和辐射强度都能选择恰当,所有已知或将来发现的致病细菌、病毒、真菌和“微原生质等的相应非致病突变型态,都应该能够制造;特别重要的,是可以治疗那些已经染病的暖血动物。
勘误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F·冯·马尔森-波尼卡,未经E·F·冯·马尔森-波尼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染发剂
- 下一篇:用于测量负载上电能消耗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