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适应最佳滤波器无效
| 申请号: | 85103887 | 申请日: | 1985-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887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H21/00 | 分类号: | H03H21/00;G01S7/36 |
| 代理公司: | 四川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运浦,陈智伦 |
| 地址: |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最佳 滤波器 | ||
1、一种自适应最佳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个自适应逆谱滤波器(AISF)(39)级联一个匹配滤波器(13)而成;数字序列X(K)进入自适应逆谱滤波器以后,输出数字序列y(K),y(K)经匹配滤波器后的输出信号Z(K)送至判决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自适应最佳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自适应逆谱滤波器(39)是由逆谱滤波器(12)及杂波参数估值器(14)构成;数字序列X(K)通过逆谱滤波器后的输出信号y(K)分成两路,一路馈入匹配滤波器(13),另一路通过杂波参数估值器回馈至逆谱滤波器,杂波参数估值器的输出用来调整逆谱滤波器频响的形状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自适应逆谱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逆谱滤波器(12)由具有奇数个抽头且延迟时间为T的抽头延迟线,与抽头延迟线抽头数相等的奇数个算法单元,与抽头延迟线抽头数目相等的奇数个乘法器及比抽头延迟线抽头数目少一个偶数个加法器构成;数字序列X(K)以高抽样速率进入抽头延迟线,在任一时刻K,抽头处所得的X(K-rT);(r=0,1,2……)都是取自同一距离门的数据,它们分别与当时的权系数ar(K),(r=1,2……)在乘法器相乘,然后将各相乘结果在加法器相加输出y(K),经加权和处理后y(K)一方面作为逆谱滤波器的输出,另一方面返回去用来调整权系数ar(K),其它距离门的数据可分别暂存在延迟单元(20)、(30)、(40)、(50)中,权数据可分别暂存在相应的算法单元(33)之中,待到下一个时钟脉冲到来,整个系统又开始对下一个距离门数据的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说的逆谱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抽头延迟线可选用5个抽头(34)、(35)、(36)、(37)、(38),其中的乘法器数目可为5个(18)、(19)、(21)、(22)、(23),其中的算法单元(Ⅳ)与算法单元(Ⅴ)可以省去而与算法单元(Ⅰ)、(15)和算法单元(Ⅱ)(16)共用;若有更高速的乘法器可供利用,则可共用一个算法单元。
5、如权利要求3所说的逆谱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算法单元是由两个乘法器(28)、(31)两个加法器(29)、(32)及一个延迟单元(33)构成;自适应逆谱滤波器经加权和处理后的输出信号y(K)与相应的抽头值X(K-rT);(r=0,1,2,3,4)在乘法器(28)相乘,其输出X(K-rT)y(K)送至加法器(29)与F(r)相加。
将相加结果X(K-rT)y(K)-F(r)在乘法器(31)与2μ相乘,构成修正量2μ〔y(K)X(K-rT)-F(r)〕,该修正量与此时刻的权系数ar(K);(K=0,1,2)在加法器(32)中相加,形成下一时刻(K+1)时的新的权系数,这个权系数ar(K+1);(r=0,1,2)暂存在延迟单元(33)中,直到下一周期同一距离门信号出现在抽头处时才起作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说的算法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乘法器(31)倍乘因子为2μ,常数因子μ的选择大小可以控制每个距离门的数据权系数收敛过程的快慢。
7、一种PD雷达终端信号处理装置,它包括相干本振器(5)、移相器(6)、乘法器(7)(1)、低通滤波器(2)、(8)模数变换(A/D变换)器(3)、(9),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一个双通道的自适应最佳滤波器(40);由相干本振器(5)和移相器(6)提供两路同频相差90°的信号在乘法器(1)、(7)中与雷达中频信号相乘,然后经低通滤波器(2)、(8)分别滤出基带信号,变成双通道(I、Q通道)的双极视频(中频)信号(零中频),再分别经模数变换器(3)(9)将双极视频信号抽样并变换成数字码后馈入自适应最佳滤波器(40)。
8、如权利要求7所说的PD雷达终端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自适应最佳滤波器由两个自适应逆谱滤波器(ATSF)(4)(10)及FFT处理机(11)组成,由模数变换器(3)(9)输出的双极视频信号分别馈入两个自适应逆谱滤波器(4)(10)后输出两路信号yI(K)及yQ(K)一并馈入作为匹配滤波器的FFT处理机(11),由FFT处理机输出端取出该装置的总输出以供判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药丸制剂的方法
- 下一篇:融合微脂粒及供微脂粒融合所用之酸诱导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