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无效
| 申请号: | 85103526.4 | 申请日: | 1985-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772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海伍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话电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关元,李先春 |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 ||
本发明与在一个保护套中容有一根或多根光纤维的光缆有关,特别是这样的光缆,即它包括有中央的一个芯子,围绕这一芯子的外壁以及伸展在芯子与外壁之间的叶片,在这些叶片之间形成多个纵向通道,其中至少有一个将用来容纳一根或多根光纤维。
为了给出光纤在这些通道内的进出通路,例如为了修理,部分纤维的连接和/或更换,在现有的光缆保护套上设一个狭长的切口。但是当在整根光缆长度上,并在它的各个通道上都需要有这一个狭长切口的话,已证明这种电缆通常是不能满足要求。此外当要求把防水介质填充在通道时,这种狭长切口很难把这介质保持在通道中。
按本发明中的这种光缆,保护套的壁是这样形成的:沿通道的纵向至少有一个区域,它的壁的厚度是减少了的,从而形成一条薄弱带,它使保护套容易被穿透,以便提供一个进出通道的通路。
很容易在保护套壁上厚度减小的任何所希望的位置上沿着相应的通道形成一条窄缝,而保持通道的其余部分和其它通道闭合。在这一位置上,就给出了进入到通道内部的通路,在此可很方便地撤换光纤,不必用刀子或其它工具切开相应通道的外壁。
沿着光缆一端通道上的薄带撕开,就可得到长缆末端到通道的通路。为了使薄带容易撕开,一条断裂挠性线安放在厚度减薄的区域的内表面邻近处。
把厚度减薄的区域做得足够细小,向这个区域直接相邻的一面的壁上加一个向内的压力就可在光缆壁上形成一个狭长的切口。
形成窄缝的另一种方法是在厚度减小区域的光缆壁上嵌入一个楔形物,如可取塑料材料。它的优点是如果楔形物有开启装置,通过它可以把在各通道中所含的光纤一起带出来。
根据本发明,在另一个具体的光缆上有二条这样的薄弱的线区,整个带子可很容易地从保护套的其余部分除掉而留下一个缝隙,这就给出了进到通道中去的通路。
保护套是用热塑型材料模压而成的。在模压的过程中,把光纤维加入保护套内。在这模压过程中,需提供的断裂挠性线也一起加入到保护套中。
光缆中央的芯子中含有一个加强筋。如果希望的话,在各通道中可填充防水或半固态或粉末状的其它材料。
保护套的外壁有一个厚度减薄的区域,它沿纵向一直延伸在每个通道上。这个区域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断裂挠性线。
根据本发明,并参看附图,把二个具体的光缆和它们的制造方法作为例子介绍如下。图1和图2均表示电缆部分的投影图。
图1给出的光缆包含一只用热塑材料模压成的保护套,保护套具有一个围绕中央加强筋2的内芯子1,多元叶片3(例中为4个叶片)和外壁5。芯子1,叶片3和外壁5相互形成一个整体,它们之间形成了多个闭合通道6。
每个通道6中含有一根或多根光纤维7,保护套壁上有一条纵向延伸的壁厚减薄了的区域8,这个区域位于每个通道的中心部分。薄的聚酯纤维的或类似材料的断裂挠性线9被嵌入到保护套每个厚度减薄的壁上,并紧贴在它的内表面。所以通过向外拉这根断裂挠性线9如图9.1示,就在壁上形成一条窄缝10。如果希望的话,也可把断裂线9部分地嵌入壁的材料中。
在光缆制造过程中,中心的加强筋是用模具馈入的,保护套围绕它模压而成。模具也使在保护套中形成所要求的通道6,而光纤维7将送入这一柔软的窄内径的管道中。也用该模具来形成较小直径的纵向区域8,这个区域位于通道6对面的套的外壁5中,处于中心位置。同时断裂挠性线9通过模具加入,使它紧紧地嵌入壁的细小的范围8中,紧靠内表面。
此外,光缆从模具中出来时还是软的。保护套沿它的轴向振动。使送入的光纤7有一定的过量,因此在光缆形成中,光纤维比保护套长,它们很松地被包含在各通道中。
可以看到在保护套外壁最初形成时没有窄缝或任何洞眼的,所以如果需要填充的话,通道内可以装入不漏水的防水介质。
不过的光缆的一端或沿通道上任何一个预定点上拉断裂挠性线9,就会将包含在通道中的纤维暴露出来。
采用前后相互统一的或分别独立的工艺过程,使保护套有第二个外蒙皮,它并不粘附着在保护套上,所以对剥离的目的来说,可使保护套很容易露出来。
如果希望,在含有断裂挠性线的每个保护壁上位于断裂挠性线的每一边可以形成一对凹坑,所以拉断裂挠性线将有效地从保护套壁上撕下一条材料带而留下一个长的开槽,它提供了所要求的光纤进入各通道的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话电报有限公司,未经电话电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