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具有带状磁记录介质的录象机无效
| 申请号: | 85101451 | 申请日: | 198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90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申克·门埃加特;彼得·弗莱姆;托马斯·菲舍尔;海因里希·普法伊弗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ITT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勇;赵越 |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带状 记录 介质 录象机 | ||
对三种彩色制式(PAL,NTSC,SECAM)具有统一电路设计思想的一种带状磁记录介质录象机。对信号进行高速数字处理,经数-模转换后存贮在记录介质上。对彩色全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和模数转换器(aw)的取样频率(Fc),以及在色度通道里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付载波频率(Zt),都是对三种制式都适用的固定频率。
本发明涉及一个具有带状磁记录介质的录象机,在该机中,把色度信号从解调了的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来后,转换为频率比标准色度付载波频率低的载波信号;把全电视信号进行频率调制;把降低了载频的色度信号与调频的全电视信号之和通过磁头系统存贮在记录介质上,在重放时,通过磁头系统从该介质上读出后转换回彩色全电视信号。该机还带有控制电路,它用于控制磁记录介质和磁头系统的马达。
现在通常用的三种录象机系统,VHS、Video2000和Betamax,正是以上述的方式构成的。对于VHS系统,在逐行倒相制(PAL)中,“低”色度付载频为627KHZ;而在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TSC)的制式中,这个频率为629KHZ;这两个“低”色度付载频率分别为PAL和NTSC制式的水平扫描频率的40和40、125倍。在重放中,这些载频与各自的水平扫描频率的耦合使它能补偿带速偏差甚至能达到使原色度付载波频率的同相再生的精确程度。
因此,很明显,在录象机中除了电视中常用的电路外还需要附加电路。在通常的录象机中,这些附加电路主要由分立元件构成,只有少量的执行模拟信号处理功能的单块集成电路。本发明的总目的是提高集成度,即运用对三种彩色电视制式,PAL、NTSC和SECAM都适用的新型统一电路的设计思想,来增加应用单片集成电路的范围,也就是说只需进行少量修改就可适用于各自制式的电路设计思想。具体来说,这些修改只对总体电路设计有很少的影响,于是可给出一个对三种彩色电视制式都适用的最佳电路设计思想。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这样的设计思路,用高速数字电路来执行各种录象机系统中的信号处理,但不是将这些数字电路的输出信号以数字的形式存贮在磁带上,而是,在存贮之前将这些数字信号转换回相应的模拟信号。根据本发明,第一模数转换器对所有三种彩色电视制式给出一个固定频率的取样信号。本发明的另一个基本设计思路是,在色度频道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对所有三种彩色电视制式都是在一个固定的付载波频率上进行的,这个付载波频率是取样频率的整数次谐波。
于是录象和重放过程中的信号处理都是由数字电路完成的,这使得录象机的集成度可以大大提高。
现在,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和它的其它优点。
图1是本发明总电路的实施方案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色度电路实施方案的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实施方案的方框图;
图4是图3电路中所需的数字频率检波器的最佳实施方案的方框图;
图5是为处理SECAM信号在图2电路中需要的附加分电路的框图;
图6表示一个最佳第一标准带通滤波器的方框图和频响曲线;
图7表示一个最佳信号形成带通滤波器的方框图和频响曲线;
图8表示一个最佳的第一插入器的方框图和频响曲线;
图9是一个最佳的正弦波产生器的方框图。
图1以框图形式表示了本发明的总体实施方案。通过第一转换开关u1,高速模数转换器aw的模拟输入,在录象方式R时与彩色全电视信号输入fse相连,或者在重放方式P时与磁头系统KS的双向放大装置ZV的输出相连。这里,以两个磁头简略表明了磁头系统KS。由于模数转换器aw是高速的,最好采用瞬时(flash)转换器,它的输出给出了以取样信号fc的脉冲重复频率FC为速率的多位并行数字字。取样信号fc由取样振荡器os产生,对所有三种彩色电视制式PAL、NTSC和SECAM,该振荡器都振荡在一个固定的频率上。在最佳实施方案中,这个频率是在大约从18MHZ到20MHZ的范围内,例如,18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ITT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德国ITT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