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压式双颚抓斗无效
申请号: | 85100446.6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296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舒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锦海 |
主分类号: | B66C3/12 | 分类号: | B66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天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压 式双颚 抓斗 | ||
本发明涉及散货装卸,是一种各类起重机用起重绳操纵,能自动抓取、卸空散装物料的属具-抓斗。
抓斗的设计方案经过不断改进,技术已趋成熟,得到广泛应用。剪式抓斗抓取效果较好,主要用于装卸桥,是荷兰奈马克公司的专利。剪式抓斗采用“剪刀式作用原理”,操纵颚铲闭合的机构由一对剪刀臂组成,颚铲焊于中心铰下方的剪刀臂上,开闭绳绕过分别安装在中心铰上方剪刀臂上端水平配置的增力滑轮,最后固定在一剪刀臂上。这样,当开闭绳拉紧时产生一种水平力迫使两臂接近,直接引起中心铰下方的二颚铲闭合。长撑杆式抓斗使用最广,长撑杆式抓斗操纵颚铲开闭的机构由上承梁、下承梁和撑杆等组成,开闭绳绕过分别安装在上、下承梁上垂直配置的增力滑轮,最后在承梁上的一点固定。通过拉紧开闭绳,迫使上下承梁接近,引起与上承梁相连的左右撑杆反力作用于撑杆的另一端与颚铲外侧的铰接点,推动颚铲围绕其内侧与下承梁铰接点旋转,产生闭合过程,使颚铲刃口处获得抓取力。有种不对称式抓斗,为了取得较大的抓取力,将长撑杆式抓斗下承梁上的滑轮移至一颚铲侧板的延长臂上,增大滑轮组的行程。这种抓斗闭合时,滑轮组仍是垂直配置,它的工作原理仍是长撑杆式抓斗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传统的长撑杆式抓斗在闭合过程中从某一时刻起抓取力愈趋减小影响颚铲充满的缺点和剪式抓斗在完全张开状态到趋向闭合状态时的前阶段抓取力极小而无力深挖的缺点,在保证抓斗的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抓斗的抓取能力。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抓斗斗体一侧的颚铲的外侧用铰轴与斜压臂铰接,斜压臂的中间可有一转折,能承受较大的弯矩。在斗体另一侧的颚铲的外侧用铰轴与压杆铰接。斜压臂上端与压杆上端用铰轴铰接。在斜压臂上装有导向滑轮与增力滑轮,在安装斜压臂的颚铲上有与颚铲固定在一起的主动连接臂,该主动连接臂上装有增力滑轮。主动连接臂上增力滑轮的中心至同一侧(与主动连接臂固定在一起的)颚铲外侧铰轴中心的距离与斜压臂上增力滑轮的中心至上述同一颚铲外侧铰轴中心的距离是相等或基本相近的。主动连接臂上的增力滑轮和斜压臂上的增力滑轮是倾斜配置在颚铲铰轴的内侧的。开闭绳的末端固定在主动连接臂上,然后依次绕过斜压臂与主动连接臂上的增力滑轮及导向滑轮后向上方伸出。支承绳的末端固定在斜压臂上。
本发明的增力滑轮,其产生的力不象长撑杆式抓斗那样是一分为二传递给撑杆的,而是通过压杆单一传递的。所以本发明与长撑杆式抓斗相比,在重量、张开度和闭合绳抽出长度相等的情况下,抓取能力优于后者。特别是在闭合终了时抓取力达到最大值,这与传统的长撑杆式抓斗在颚铲闭合过程中从某一时刻起抓取力愈趋减小成鲜明对照,它解决了长撑杆式抓斗在闭合过程后期遇到硬块物料时不易闭拢及抓斗刃口无力切削而影响斗容充填的问题;再是在开始闭合时刃口处就有较大的切削力;这又克服了剪式抓斗在开始闭合时只能耙集,无力深挖,影响以后斗容充填的问题。本发明在颚铲闭合过程中始终有较大的抓取能力,兼有长撑杆式和剪式两种抓斗的优点,克服了这两种抓斗的缺点而成为一种理想的抓斗。本发明不必进行耙集,所以其张开度小于剪式抓斗。这对于在船轮内工作的抓斗来说就可以减少与轮口碰撞的危险。当然,增大抓斗的张开度可以增加抓斗颚铲所包容的物料的面积,有可能多抓物料。然而,只有在抓斗具有足够的抓取能力,足以抓到颚铲张开度范围内所包容的一定深度的全部物料时,增大张开度才是有效的。长撑杆式抓斗由于构造上的缺陷,张开度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抓取量反而下降。物料的容重愈大,则一定起重量下抓斗的斗容愈小,张开度亦愈小。所以重型长撑杆式抓斗的抓取能力系数是较低的。本发明采用杠杆工作原理,从纵向(附图图纸平面)看,通过两增力滑轮的中心的直线与装有斜压臂的颚铲外侧铰轴中心的垂直距离,在颚铲闭合过程中是愈趋增大的。这与长撑杆式抓斗通过两滑轮中心的直线与颚铲外侧铰轴中心的垂直距离由小增大再减小有明显差别,在斗容与长撑杆式抓斗相同的情况下能做到在任何相应阶段时的垂直距离均大于后者。由于本发明在闭合过程中不存在抓取力减小的现象,所以抓斗的张开度不受抓取力的限止,可根据需要增大张开度,进一步提高抓斗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抓斗在闭合状态时的正视图;图2是在最大张开状态时的正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结构上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锦海,未经舒锦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0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