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列设置的旋转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2321287166.7 | 申请日: | 2023-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75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勇;王上广;余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奔一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12;H01H19/14;H01H3/40;H01H3/46;H01H3/30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朱海晓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旋转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列设置的旋转开关,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若干个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单元壳体和设置在单元壳体内的动触头及静触头;若干个开关单元分为两列且两列开关单元的旋转中心轴相平行设置,通过具有两个内齿轮部的第三传动齿轮带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实现两列开关单元的同步分合闸,即可减少每列开关单元沿沿第一方向A的长度,减少运输过程中断裂的风险,以及可以减少每列开关单元沿沿第一方向A的力矩传递长度,提高分合闸时力矩的传递效率和同步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开关单元的数量设置上限可以有效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列设置的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旋转开关作为一种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时,动、静触头之间应具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目前常规的旋转开关都包括操作机构和通断装置,通断装置包括多层结构,每个层均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用于接通和分断的动触头和静触头,且每层的动触头有操作机构驱动绕同一旋转轴线转动,实现电路的切换。专利202111212394.3公开了一种开关,包括:触头,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活动部的外围,所述固定部设有静触头,所述活动部设有动触头,所述活动部具有一个中心轴,所述中心轴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活动部能够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转动;旋钮,用于驱动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合闸或分闸;和,自由脱扣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在所述旋钮和所述触头之间,所述自由脱扣结构包括脱扣器和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带储能的多连杆机构和跳扣件,所述带储能的多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跳扣件和所述活动部之间,所述跳扣件与所述脱扣器配合,所述脱扣器用于接收供电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所发送的分闸信号,以实现所述脱扣器和所述跳扣件脱扣,通过所述跳扣件带动所述带储能的多连杆机构移动,以使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分离。具体的,自由脱扣结构两侧分别与触头和旋钮之间设置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连杆传动结构)实现旋钮的旋转运动输入到自由脱扣结构的弧线运动输入的传递以及自由脱扣结构的弧线运动输出到旋转运动输出驱动触头的传递。
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触头中通常设置多组开关单元层叠设置,当开关单元数量越多,旋转开关整体的长度越长,运输过程中断裂分离的可能性越大,上述专利在旋钮和触头之间层叠设置自由脱扣结构,即常规用于塑壳断路器中的多连杆操作机构,其设有一定厚度,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旋转开关整体的长度,提高运输过程中断裂分离的可能性。并且,由于开关单元的旋转力矩是层层传递,当力矩传递到远端后,势必会有较大损失,对远端的开关单元的驱动不够可靠造成首末层间同步性较差,甚至无法实现脱扣时,开关单元快速分闸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列设置的旋转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列设置的旋转开关,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若干个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单元壳体和设置在单元壳体内的动触头及静触头,所述动触头相对单元壳体可旋转,所述静触头相对单元壳体位置固定;所述动触头的第二旋转中心轴沿第一方向A设置;
若干个开关单元分为两组,构成分别由至少一个开关单元组成的第一开关单元组和至少一个开关单元组成的第二开关单元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组的动触头的第二旋转中心轴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组的动触头的第二旋转中心轴均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一开关单元组的旋转中心轴与第二开关单元组的第二旋转中心轴相平行设置;
第一开关单元组的动触头的第二旋转中心轴同轴且周向联动配合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开关单元组的动触头的第二旋转中心轴同轴且周向联动配合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设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具有两个内齿轮部,两个内齿轮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外侧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形成啮合。
还包括有旋钮,所述旋钮与第三传动齿轮之间传动配合,使旋钮转动可带动第三传动齿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奔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奔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1287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