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条状工件检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320821081.6 | 申请日: | 202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44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威克马测量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成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4 | 代理人: | 刘嘉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状 工件 检测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条状工件检测夹具,涉及检测用夹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夹具本体和夹持臂;夹具本体上开设有能够供条状工件嵌入其中的夹持槽,夹持臂能够相对于夹具本体开合,以将条状工件压制在夹具本体的夹持槽中,或者,使条状工件能够自由进入或脱离夹具本体的夹持槽。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如何提供适用于条状工件的检测夹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条状产品的装夹与卸夹,从而辅助检测设备完成条状工件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用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条状工件检测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都需要使用检测设备进行产品检测,以确保加工质量;采用视觉检测设备、激光检测设备以及超声检测设备等自动化检测设备时,往往需要将加工完成后的产品摆放至特定的位置和角度,方能继续完成检测过程,于是,往往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来设计专用的检测夹具。
条状工件是很多产品的必要零部件,例如电子烟外壳、笔杆和手柄等,因此,各种条状工件的产量较高,如何提供适用于条状工件的检测夹具,成为制造业的普遍性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条状工件检测夹具,通常采用凹槽对条状工件进行定位,即,将条状工件摆放到夹具的凹槽中,即完成条状工件的定位,这种结构的条状工件检测夹具,往往在上下料或检测时的运动过程中,会由于震荡而使条状工件脱离凹槽;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自动化检测工装,能够通过气动夹指等自动化机构来夹持住条状工件,使条状工件的装夹更稳固,然而,自动化检测工装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状工件检测夹具,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条状产品的装夹与卸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条状工件检测夹具,其包括夹具本体和夹持臂;所述夹具本体上开设有能够供条状工件嵌入其中的夹持槽,所述夹持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夹具本体开合,以将所述条状工件压制在所述夹具本体的夹持槽中,或者,使所述条状工件能够自由进入或脱离所述夹具本体的夹持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具本体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底座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槽开设在所述夹持部上,所述夹持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夹具本体的夹持部开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臂包括夹持臂本体,所述夹持臂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枢接轴;所述夹具本体之夹持部的一端设置有枢接座;所述夹持臂的枢接轴枢接在所述夹具本体的枢接座上,使所述夹持臂的夹持臂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夹具本体的夹持部开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具本体的夹持部在相对于所述枢接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夹持臂的夹持臂本体在相对于所述枢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磁吸件;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磁吸件与所述夹持臂的第二磁吸件能够相互吸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磁吸件与所述夹持臂的第二磁吸件均为永磁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磁吸件与所述夹持臂的第二磁吸件,其中一者为永磁体,另外一者为能够被永磁体吸附的金属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槽在所述夹具本体的夹持部上并列地设置有若干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臂的夹持臂本体在相对于所述夹具本体的夹持槽之位置上设置有软垫。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软垫为海绵垫、橡胶垫、软性塑料垫以及硅胶垫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条状工件检测夹具,通过夹具本体和夹持臂的配合,能够将条状工件压制在夹具本体的夹持槽中,或者,使条状工件能够自由进入或脱离夹具本体的夹持槽,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条状产品的装夹与卸夹,从而辅助检测设备完成条状工件的检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威克马测量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威克马测量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821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