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799417.3 | 申请日: | 2023-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86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642;H01R13/46;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江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刘翠青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线路 插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其包括:插座公头,所述插座公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触点座,触点座的内部外表面设置有接触口,触点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条,接触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触点,插座公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线线束保护座;插座母头,插座母头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滑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通过以上装置,汽车线路插座的整体成L形,使其在转角位置布线时不需要折线,其插座公头端通过设置的触点座,使触点在接触口的内部,有效地规避了短路的风险,以及插座母头的触头同样设置在其内部,线路对接时通过卡条规避反插的问题,以及通过活动板使得接触点与触头接触时的同步性,解决虚接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插座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对于家庭和商业领域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而且随着家庭富足和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不论是货车、轿车、客车甚至飞机高铁这些机动技术的构造都需要线路的输引和接插来完成它所具备的功能。目前汽车插座结构通过公母对接的形式使得内部的导线接通,但是此种结构其内部的引脚裸露较多,容易出现短接的风险,以及接插时易出现虚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线路插座模块及汽车线路插座”,其申请号为“CN201820667908.1”,其通过壳体上的插槽是设置在通孔的侧壁上的,当金属件与壳体作用时,金属件的主体部分放入通孔中,金属件的插接部与插槽配合,使其不松动,但是此种结构无法解决线路拐弯时布线不伤线,以及接触时接触点无法同步接触,规避虚接烧毁电器件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汽车线路插座的整体成L形,使其在转角位置布线时不需要折线,其插座公头端通过设置的触点座,使触点在接触口的内部,有效地规避了短路的风险,以及插座母头的触头同样设置在其内部,线路对接时通过卡条规避反插的问题,以及通过活动板使得接触点与触头接触时的同步性,解决虚接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包括:插座公头,所述插座公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触点座,所述触点座的内部外表面设置有接触口,所述触点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接触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触点,所述插座公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线线束保护座;插座母头,所述插座母头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孔,所述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触头。通过以上装置,汽车线路插座的整体成L形,使其在转角位置布线时不需要折线,其插座公头端通过设置的触点座,使触点在接触口的内部,有效地规避了短路的风险,以及插座母头的触头同样设置在其内部,线路对接时通过卡条规避反插的问题,以及通过活动板使得接触点与触头接触时的同步性,解决虚接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所述插座公头的内部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通过出线线束保护座与触点固定连接。通过内部设置的导线使其电路导通,通过出线线束保护座使得导线固定不松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所述触点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圈,所述触点座的下端面设置有强磁。通过防水圈使得内部不受潮,通过强磁的吸附力,使内触头与触点结合稳定,不虚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所述插座公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有左右两个。通过固定扣使得插座对接时牢固,不松脱。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所述插座母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有左右两个。通过连接脚使得插座对接时牢固,不松脱。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线路插座结构,所述插座母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线线束保护座,所述插座母头内部设置的导线与触头固定连接。通过内部设置的导线使其电路导通,通过进线线束保护座使得导线固定不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浪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99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