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调节膨胀力的电芯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795581.7 | 申请日: | 2023-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76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韦鹏;吴宝;吕希祥;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0 | 分类号: | H01M50/10;H01M50/131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调节 膨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膨胀力的电芯。该电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卷芯;壳体包括一端开口的卷芯腔体、设置在卷芯腔体外侧的膨胀力调节腔以及安装在卷芯腔体开口处的盖板;膨胀力调节腔中设置有若干膨胀力释放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膨胀力调节腔和膨胀力释放结构,能够在卷芯发生膨胀时,直接将膨胀力抵消在电芯内部,不会传递到模组的端、侧板上,降低了模组端侧板连接位置的应力水平,提高了模组与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便于在设计模组时对整体尺寸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膨胀力的电芯。
背景技术
电芯是电池包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通常由多个单体电芯通过汇流排进行串并联,再通过端板、侧板对电芯进行固定,形成电池模组。模组的机械性能不仅影响着电池包的性能,也关系到用户的生命安全。电芯在充电以及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电芯的厚度增加,电芯产生的膨胀力会作用在模组的端、侧板上,当端、侧板束缚力强度不足时,会造成模组的结构破坏,进而影响模组的电连接与机械连接。
因此,如何降低电芯膨胀力对模组尺寸及其结构完整性的影响,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因电芯膨胀力对模组结构破坏而影响模组及电池包安全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膨胀力的电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调节膨胀力的电芯,该电芯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卷芯;
所述壳体包括一端开口的卷芯腔体、设置在所述卷芯腔体外侧的膨胀力调节腔以及安装在所述卷芯腔体开口处的盖板;
所述膨胀力调节腔中设置有若干膨胀力释放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力释放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膨胀力调节腔的相对两个面内壁上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
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对称设置,且二者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
所述内壳体形成所述卷芯腔体,所述卷芯安装在所述卷芯腔体中;
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围成一空腔,形成膨胀力调节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翅片为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壁上的凸起;
所述第二翅片为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外壁上的凸起;
所述膨胀力释放结构在所述膨胀力调节腔中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包括盖板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基体上的极柱和防爆阀;所述极柱分为正、负两极,为电芯的充放电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卷芯包括卷芯本体和极耳;
所述极耳为所述卷芯本体正负极的引出端;
两个所述卷芯的极耳通过连接片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片的一侧通过超声焊与所述极耳相连,另一侧通过激光焊与所述极柱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基体的边缘设有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激光焊进行焊接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翅片与第二翅片均为弹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采用铝材质。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95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溯原编码打印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车辆的气囊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