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93953.2 | 申请日: | 202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3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吕纬岩;王健;孙剑;张超;杨尚;澹台楚娟;黄春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1;B32B1/08;B32B3/08;B32B33/00;B32B15/02;B32B15/04;B32B15/085;B32B27/32;B32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姜有保 |
地址: | 100023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入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管座、应力释放件和管体,所述管体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近端支撑部分、中部过渡部分和远端柔软部分;所述管体为空腔结构,其沿径向由内至外设置有润滑内层、粘合层、加强层和外层;其中,所述管体的近端支撑部分外层的厚度大于远端柔软部分外层的厚度,且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利用复合型导管柔软远端建立血管通路,管体远端能够以柔软的顺应性通过迂曲的血管,近端则可以提供较强的近端支撑且不易滑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导管类器械。
背景技术
在治疗脑卒中疾病时,介入治疗的导管类器械需要尽可能接近病变部位的血管通路,以使后续取栓装置或者其他治疗器械快速达到病变位置进行相应救治。通常,血管通路器械的远端需要柔顺以通过迂曲的血管,而近端需要具有较大的刚性为后续器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以保证其能够顺利到位。而绝大部分血管通路器械在远端足够柔软的同时近端无法提供足够支撑;亦或者近端可以提供足够支撑而远端过硬无法通过迂曲血管顺利到位。因此,设计一款远端足够柔软能够顺利到位,近端足够刚性能够提供强支撑的通路导管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强支撑性的介入导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介入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管座、应力释放件和管体,所述管体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近端支撑部分、中部过渡部分和远端柔软部分;
所述管体为空腔结构,其沿径向由内至外设置有润滑内层、粘合层、加强层和外层;
其中,所述管体的近端支撑部分外层的厚度大于远端柔软部分外层的厚度,且平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所述加强层包括与所述粘合层相邻的螺旋编织层,和与所述外层相邻的交叉编织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所述螺旋编织层和交叉编织层均是具有形状记忆的超弹性金属丝编织层,所述螺旋编织层的螺距介于0.02-0.10mm之间,所述交叉编织层的密度介于60-150PPI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所述粘合层和所述外层互相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所述粘合层厚度不大于0.0001英寸。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所述外层为分段式结构,且相邻段的邵氏硬度差不大于20D。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所述近端支撑部分外层的厚度是所述远端柔软部分外层的厚度的2-10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所述远端柔软部分外层的表面还设有亲水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所述远端柔软部分的端部设有不投射光线的显影标记,所述显影标记嵌于所述外层与所述加强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介入导管,所述显影标记为开环或闭环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利用复合型导管柔软远端建立血管通路,导管远端能够以柔软的顺应性通过迂曲的血管,近端则可以提供较强的近端支撑且不易滑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导管外层,具体是近端支撑部分外层壁厚大、远端柔软部分外层壁厚小,在兼顾远端柔软到位性能的前提下,可提供极强的近端支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93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精密机电设备运输用存储箱
- 下一篇:一种补偿型平衡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