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冷外机和空调外机的智能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68003.4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18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文圣泉;金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圣泉 |
主分类号: | F25D23/00 | 分类号: | F25D23/00;F25D29/00;F24F1/06;F24F11/89;F24F11/88;F24F11/56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9 | 代理人: | 朱校鹏 |
地址: | 2100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冷 空调 智能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外机和空调外机的智能降温装置;包括外机、智能控制盒、水雾喷淋机构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控制盒和水雾喷淋机构均设置在外机的顶部,智能控制盒与水雾喷淋机构通过T型水管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盒内依次设置有智能电路模块、电源转换器、水量控制和监测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置的温度感应器,可结合周围环境温度自动化的进行水雾喷淋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极大提高了水雾化的智能性和灵活性;采用强磁固定,极大的缩短的安装时间,标准化了雾化支架的安装过程;通过电磁脉冲阀和高精度的水流监测传感器,实现了对水雾化的闭环开启和关闭控制,大大提高的对水雾化控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外机和空调外机的智能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冷机和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市面使用的制冷设备和空调设备分别包括内机部分和外机部分,其中外机部分主要是压缩机主机,是制冷气的主要来源,同时外机部分的自身温度及周围的温度,能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的制冷效率,当外机持续制冷或周围温度升高,容易导致外机压缩机温度升高,从而制冷效率降低,而为了产生足够的制冷量压缩机会持续的进行高功率的运转,从而导致了外机在环镜温度高的时候或持续工作的情况下,会出现持续的高功率运行,大大加大了设备的运行功耗;严重时外机甚至会出现高温宕机现象,外机如果出现了高温宕机会导致整个设备直接无法正常运行,增加了设备的运维成本。
因此,市面上也有一些针对制冷外机和空调外机高温运行的处理方式和方法,如水雾喷淋方式、冷凝水降温方式和离心雾化降温方式等,在这些方式方法中,通过降低外机在室外高温环境下的宕机发生概率,同时通过对外机的降温能达到外机降低能耗的作用,但是使用上总体存在如下一些缺点:
(1)首先采用水雾化喷淋的方式,在持续高温下的环境下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面对如果不同的时间,白天和晚上,会出现不同的温度,则无法做到结合周围环境温度动态的控制水雾化喷淋,从而会出现积水的现象,造成水源浪费;
(2)采用冷凝水的方式进行降温,如果遇到持续高温环境下,由于冷凝水只有在外机运行时才会产生,而且产生的量较少,则很难持续的在高温环境下对外机进行降温处理;
(3)采用离心雾化的方案,由于方案中采用的是一种具有防水性能且要暴露在户外的高速电机,因此对电机的选型和安装极为苛刻,一旦电机进水则会对电机造成损坏,且电机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必须要进行间歇性停止,如果遇到持续高温或恶劣环境下,很容易出现设备故障或无法持续降温。
(4)目前市面上针对制冷外机和空调外机的降温装置,一方面由于外机所处的环境各式各样,另一方面空调的型号也各不相同,从而针对外机的降温装置的安装,也极为复杂,整体的降温装置的安装很不标准,实施安装难度较大;
(5)目前采用对外机进行降温的方案和水雾化的处理逻辑较为固定,想要改变水雾化的开启和关闭,大多是采用手动干预来实现,做不到远程开启和关闭的操作,因此使用起来极不便捷。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既方便安装又可根据外机周围环境的温度自动启动或者关闭水雾喷淋的降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制冷外机和空调外机的智能降温装置,不仅方便安装,而且很好的实现了外机水雾智能降温处理,从而达到对外机降温节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冷外机和空调外机的智能降温装置,包括外机、智能控制盒、水雾喷淋机构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控制盒和水雾喷淋机构均设置在外机的顶部,且智能控制盒设置在水雾喷淋机构内,智能控制盒与水雾喷淋机构通过T型水管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盒内依次设置有智能电路模块、电源转换器、水量控制和监测模块,电源转换器与智能电路模块通过线性连接,所述水雾喷淋机构上设置有若干组雾化喷头,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外机的出风口处,且温度传感器与智能电路模块通过线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圣泉,未经文圣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68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闻香茶壶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件的侧冲孔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