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762371.8 | 申请日: | 2023-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87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叶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耐尔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云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5 | 代理人: | 吕玉健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便携式 插座 控制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属于户外插座控制箱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箱体、第一把手、电流控制机构、束线机构和电力输送机构,通过电力输送机构的设置,可以为电流控制机构提供电力,使得电流控制机构达到通电的效果,通过电流控制机构的设置,可对电力输送机构传输的电力进行控制,起到通电和关闭的效果,通过束线机构的设置,可以起到束缚电线的效果,使得电线不会杂乱,便于对电线的连接,通过箱体的设置,可以为安装电流控制机构与电力输送机构提供条件的同时可以起到保护电流控制机构与电力输送机构的效果,通过第一把手的设置,达到了方便携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插座控制箱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
背景技术
控制箱的控制方式有直接控制启动,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自耦降压启动控制、变频器启动控制、软启动控制等各种启动方式。
在户外对电器进行检查时,需要用到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现有的在户外对电器进行检查时,通常采用插座通电,由于插座是不可移动的,一般都是采用电线较长的插线板连接插座后拿到户外进行使用,由于电线过长和可能存在插线板与插座断开的因素而不利使用,同时还存在在户外因没有固定电源只能通过电线直接通电进行使用,由于直接通电的因素,使得电力不可控,这么做会让工作人员在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旨在解决现有的在户外对电器进行检查时,通常采用插座通电,由于插座是不可移动的,一般都是采用电线较长的插线板连接插座后拿到户外进行使用,由于电线过长和可能存在插线板与插座断开的因素而不利使用,同时还存在在户外因没有固定电源只能通过电线直接通电进行使用,由于直接通电的因素,使得电力不可控,这么做会让工作人员在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包括箱体、箱门,所述箱门栓接在箱体的前侧,所述箱体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箱门前侧的右侧焊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流控制机构,所述电流控制机构的后侧设置有电力输送机构。
为了达到控制电流传输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优选的,所述电流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隔层板、插座盒、插孔盒、第一束线壳、插座控制器、开关、第二束线壳和总电路控制器,所述第一隔层板焊接在箱体内部的前侧,所述插座盒焊接在第一隔层板前侧的顶部,所述插孔盒栓接在插座盒的内部,所述第一束线壳栓接在插座盒的底部,所述插座控制器焊接在第一隔层板前侧的底部,所述插座控制器的顶部与第一束线壳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束线壳栓接在插座控制器的右侧,所述总电路控制器焊接在第一隔层板前侧底部的右侧,所述总电路控制器的左侧与第二束线壳的右侧接触,所述开关活动连接在插座控制器与总电路控制器的前侧。
为了达到安装电机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优选的,所述电力输送机构包括第二隔层板、电机、第三束线壳和连线孔,所述第二隔层板焊接在箱体内部的后侧,所述第二隔层板设置在第一隔层板的后侧,所述电机栓接在第二隔层板后侧的顶部,所述第三束线壳栓接在电机的底部,所述连线孔开设在第二隔层板后侧底部的左侧,所述连线孔贯穿第二隔层板。
为了达到便于接线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优选的,所述第二隔层板前侧底部的右侧栓接有束线机构,所述束线机构设置在连线孔的前侧。
为了达到对设备内线路进行束线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户外便携式插座控制箱优选的,所述束线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夹持板、螺旋杆、螺扭、第二夹持板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连线孔前侧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连线孔前侧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后侧均与第二隔层板的前侧栓接,所述第一夹持板焊接在第一固定块的右侧,所述螺旋杆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块右侧的中部,所述螺扭焊接在螺旋杆的右侧,所述第二夹持板转动连接在螺旋杆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耐尔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耐尔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62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