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玻璃磨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72527.3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42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邓中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北纬玻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8 | 分类号: | B24B9/08;B24B41/06;B24B41/00;B24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玻璃 磨边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玻璃磨边机,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可控制多个安装有负压吸盘的支撑座在承载盘上移动,可根据待磨边玻璃的直径,适应性调节多个负压吸盘位置,相较于现有磨边机中负压吸盘位置固定相比,提高了该磨边机的实用性,另外,第二调节机构还能对负压吸盘在支撑座上的位置进行调节,在对异形玻璃进行固定时,可根据异形玻璃的形状来调节负压吸盘的位置,使得负压吸盘能充分被利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只能利用局部负压吸盘相比,提高了对异形玻璃的固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玻璃磨边机。
背景技术
玻璃磨边机是玻璃深加工设备中产生最早且用量最大的机械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玻璃的磨平,以及制作一些特殊形状;正确合理地使用磨边机,不仅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还会起到延长机器寿命的作用。
现有的玻璃磨边机通常采用负压吸盘的方式对玻璃进行固定,但是,多数磨边机上负压吸盘位置通常为固定的,在对尺寸不同的玻璃进行固定时,由于固定位置不能发生改变,存在实用性低的缺陷,另外,在对异形结构玻璃进行固定时,只能利用其中一些负压吸盘对玻璃进行固定,其余负压吸盘则需要用橡胶塞堵上,存在固定效果不好的现象,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玻璃磨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玻璃磨边机,包括底座、支撑柱、承载盘和磨边设备主体,所述承载盘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底座上,承载盘上安装有多个负压吸盘,所述磨边设备主体安装在支撑柱上,并可绕支撑柱进行公转,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承载盘上的多个支撑座以及驱动多个支撑座同步运动的驱动组件,多个所述支撑座呈环形阵列布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为多个支撑座同步向靠近或者远离承载盘轴心方向运动提供动力,所述负压吸盘通过第二调节机构活动安装在承载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多个第二斜齿轮以及与同轴固定安装在第二斜齿轮上的第一螺杆,所述承载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空腔,且承载盘上位于空腔周边开设有与支撑座相同数量的凹槽,所述第一斜齿轮转动设置在空腔内,并通过电机驱动,多个第一螺杆一一对应转动设置在凹槽内,且第一螺杆上安装有与其适配的第一螺套,所述第一螺套滑动设置在凹槽内,支撑座固定安装在第一螺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的底面还对称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承载盘上开设有供滑轨适配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条形槽内的第二螺杆以及与第二螺杆适配的第二螺套,所述第二螺套滑动设置在条形槽内,所述负压吸盘固定安装在第二螺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杆穿设至支撑座的一端还安装有手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可控制多个安装有负压吸盘的支撑座在承载盘上移动,可根据待磨边玻璃的直径,适应性调节多个负压吸盘位置,相较于现有磨边机中负压吸盘位置固定相比,提高了该磨边机的实用性,另外,第二调节机构还能对负压吸盘在支撑座上的位置进行调节,在对异形玻璃进行固定时,可根据异形玻璃的形状来调节负压吸盘的位置,使得负压吸盘能充分被利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只能利用局部负压吸盘相比,提高了对异形玻璃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玻璃磨边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玻璃磨边机中承载盘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北纬玻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北纬玻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72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直径压力明钢管过缝结构
- 下一篇:实验室压差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