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青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56221.9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37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黄伟卿;林培华;张伟;周振平;陈仕玺;黄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59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黄诗锦;蔡学俊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循环 养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青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水处理装置、列车式养殖盒和循环水处理系统,所述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蛋白质分离器、江篱池和生物滤材池,水体依次经列车式养殖盒、蛋白分离器、江篱池和生物滤材池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实现少量换水养殖,有利于提高青蟹的生产速度和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青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青蟹的工厂化养殖设备多为一蟹一盒的养殖模式,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逐盒对养殖青蟹进行观察、投饵、清理,人工消耗较大,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同时青蟹养殖过程中水环境的稳定对青蟹的成活率和生长影响较大,海区水体中菌、藻相变化往往对青蟹养殖成活率造成较大影响,传统的生物滤材循环水系统只用利用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盐,进而转化为硝酸盐,降低氮在水体中的毒性,但硝酸盐的含量却会越来越高,只能通过少量换水来解决,如此会导致对青蟹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种青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使用方便且高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水处理装置、列车式养殖盒和循环水处理系统,所述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蛋白质分离器、江篱池和生物滤材池,水体依次经列车式养殖盒、蛋白分离器、江篱池和生物滤材池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水处理装置包括粗滤沙池、细滤沙池、紫外线消毒池和避光蓄水池。
进一步的,列车式养殖盒包括盒体以及多个间隔设置于盒体内的插槽,插槽内插设有隔板,用以将盒体内部分隔为多个养殖空间,每个隔板具有透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底部为养殖槽,每个隔板与养殖槽内底面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一侧设有加水管和冲污管,所述加水管与盒体之间经加水支管连接,所述加水支管处设有加水阀门,所述冲污管与盒体之间经冲污支管连接,所述冲污支管处设有冲污阀门;所述盒体另一侧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门,所述排水管与设置于盒体底部的冲污口经排水支管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养殖空间前面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有观察门。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一侧上部设有溢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输出端设有排水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列车式养殖盒,实现同时对多个青蟹养殖空间进行清理,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循环水处理系统,水体依次经列车式养殖盒、排水沟、蛋白质分离器、江篱池、生物滤材池、列车式养殖盒重复循环,以稳定的菌、藻相来消除水体中的氮盐,可以定期收割龙须菜将氮产物带离系统,只需用淡水补充蒸发损失的水,隔绝海区菌种;通过设置前置水处理装置,配合添加营养盐吸收能力强、生长快速的江篱强化水体营养盐吸收,可以实现基本零换水养殖,加快青蟹的生长速度和提高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循环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置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紫外线消毒池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列车式养殖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列车式养殖盒局部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56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法兰固定夹具
- 下一篇:一种真空粉末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