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点冲击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52454.1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16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静;苏崇涛;李德强;海超;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点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驱动部、冲击部、试样夹持部;试样夹持部设置在冲击部下方,试样夹持部用于夹持固定试样;驱动部用于带动冲击部冲击试样;冲击部包括限位架一、导向杆一、电磁铁、吸附板、测力传感器,限位架一固定在底座上,且限位架一与导向杆一滑动连接;导向杆一穿过腰型孔一与容置座固定连接,且容置座上开有滑动孔,滑杆通过滑动孔与容置座滑动连接,电磁铁固定在容置座底部外壁,吸附板固定在滑杆的外壁;测力传感器安装在滑杆底部。优点是:采用向试样纵向施力的冲击部,缩小了占地面积,滑杆下落实现对拉伸剪切试样或剥离试样的焊点进行冲击测试,由测力传感器对冲击力进行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点冲击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阻点焊是汽车制造行业应用最广泛的连接工艺,汽车碰撞试验均在较高的速度下进行,焊点强度直接影响白车身强度,进而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因此,冲击强度非常重要,焊点的冲击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耐撞性。金属薄板试样在利用电阻点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后,试样在焊接后的连接强度直接影响到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因此在试样焊接完毕后需要对焊接后的冲击性能进行测试,基于此,需要设计一种焊点冲击性能测试装置。
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152021299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薄板点焊接头冲击性能测试装置,由冲击试验机、冲击夹具、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组成的金属薄板点焊接头冲击性能测试装置,用其测试点焊接头冲击性能时,将试样两端分别固定在冲击夹具的活动钳口和固定钳口上,利用摆锤对点焊接头施加冲击载荷,使点焊接头断裂,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由设在固定钳口与固定钳口支座间的测力传感器测量的点焊接头所受冲击力、由活动钳口侧面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的试样自由端位移和摆锤角度,数据处理系统给出表征点焊接头冲击性能的极限载荷、极限载荷位移、极限载荷冲击吸收功、总冲击吸收功、冲击力-时间曲线、位移-时间曲线,速度-时间曲线,冲击力-位移曲线、冲击吸收功-时间曲线,用以评价和研究点焊接头的冲击性能。该点焊接头冲击性能测试装置通过摆锤施加冲击,占用空间大,冲击力受限于摆锤自重和摆锤初始角度,试样夹持机构较复杂,不利于实际测试过程中测试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点冲击性能测试装置,采用纵向冲击试样的方式,实现对拉伸剪切试样或剥离试样的焊点进行冲击测试,缩小装置的占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焊点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驱动部、冲击部、试样夹持部;试样夹持部设置在冲击部下方,试样夹持部用于夹持固定试样;
所述的驱动部包括支架、支撑板、转动板、齿轮、齿条,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且支架顶部设置有伺服电动缸,伺服电动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由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板支撑,转动板与齿轮固定连接,转动板一端开有腰型孔一;
所述的冲击部包括限位架一、导向杆一、容置座、电磁铁、吸附板、测力传感器,限位架一固定在底座上,且限位架一与导向杆一滑动连接;导向杆一穿过腰型孔一与容置座固定连接,且容置座上开有滑动孔,滑杆通过滑动孔与容置座滑动连接,电磁铁固定在容置座底部外壁,吸附板固定在滑杆的外壁;测力传感器安装在滑杆底部。
所述的试样夹持部包括导向板、固定座、螺纹柱、压盘、压板;导向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导向板与固定座滑动连接,固定座顶部与压板固定连接,螺纹柱端部固定连接有压盘,螺纹柱与固定座螺纹连接。
所述的试样夹持部包括驱动板、导向杆三、抵触板、夹持板、限位架二、导向杆二,限位架二固定在底座上,且限位架二与导向杆二滑动连接;导向杆二穿过转动板与驱动板固定连接,抵触板固定连接在底座上,驱动板上开有腰型孔三,导向杆三与腰型孔三滑动连接,导向杆三端部与夹持板固定连接,导向杆三在驱动板的带动下横向移动,使得试样能够被夹持板与抵触板夹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52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