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641624.6 | 申请日: | 2023-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3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澜;杨兵;胡嘉豪;张增耀;邓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1/122;C02F1/52;C02F1/66;C0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3 | 代理人: | 薛晓萌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沉淀分离的预沉单元;用于对预沉单元排出的污水进行二次固液分离的处理单元;以及用于对沉单元排出的污泥和处理单元排出的污泥进行脱水的脱水单元;预沉单元的排水口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连通,预沉单元的排泥口和处理单元的排泥口均与脱水单元的进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预沉单元和处理单元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通过脱水单元能够对污泥中的水进行过滤,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方便对污泥进行运输或进行其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公路与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不断向山区延伸,隧道建设工程急剧增多,在隧道作业和使用过程中,有着大量的生产污水产生。为避免隧道污水对有限的自然生态环境部造成破坏,隧道污水要经过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外排,特别是隧道在建于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时更应做好环境保护,因此隧道污水处理已经作为隧道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通常是将污水集中后引流至就近的城市排水系统,这一方式无法及时将洁净的水还原到地下,对地下水资源的补充不及时,而且,隧道污水均流至城市排水系统,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解决了隧道作业污水处理不便,导致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大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对污水进行沉淀分离的预沉单元;
用于对所述预沉单元排出的污水进行二次固液分离的处理单元;以及
用于对所述预沉单元排出的污泥和所述处理单元排出的污泥进行脱水的脱水单元;
所述预沉单元的排水口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预沉单元的排泥口和所述处理单元的排泥口均与所述脱水单元的进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预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上部连通的预沉淀池;
所述至少两个上部连通的预沉淀池中:位于最上游的预沉淀池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位于最下游的预沉淀池上部开设排水口,作为所述预沉单元的排水口;
所有所述预沉淀池内底部安装相互连通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排泥口作为所述预沉单元的排泥口。
优选地,所述预沉单元还包括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一絮凝剂箱;
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安装于所述位于最上游的预沉淀池内;
所述第一絮凝剂箱与所述位于最上游的预沉淀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加药装置、与所述预沉单元的排水口连通的絮凝池和与所述絮凝池连通的沉淀池;
所述加药装置与所述絮凝池连通;
所述絮凝池内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
所述沉淀池底端设有排泥口,作为所述处理单元的排泥口。
优选地,所述加药装置包括第二絮凝剂箱和pH药剂箱,均与所述絮凝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的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沉淀池的排水口连通;
所述过滤装置内设有石英砂层和活性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41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压干式地暖模块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磨加工机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