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净化设备的等离子净化筒有效
申请号: | 202320613577.4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67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庆;何占航;朱艳艳;朱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上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30 | 分类号: | F24F8/3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丞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25 | 代理人: | 卢化磊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净化 设备 等离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净化设备的等离子净化筒,所述净化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净化段,所述等离子净化筒固定设置于外壳内,所述等离子净化筒包括等离子外筒和放电组件,所述等离子外筒呈圆管状,等离子外筒上下两端分别连通至外壳的出风端和进风端,多个所述放电组件沿等离子外筒长度方向阵列设置于等离子外筒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净化器在净化空气时,净化效果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净化设备的等离子净化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净化设备的等离子净化筒。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用于家用、商用、工业、楼宇等场所。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PA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
传统的室内用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如下:由风扇将室内空气抽送至净化器箱体内,经过净化桶对空气进行净化后再排放至空气中。现有等离子净化筒中放电净化过程不易充分与通过的空气接触,因此净化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净化器在净化空气时,净化效果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净化设备的等离子净化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净化设备的等离子净化筒,所述净化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净化段,所述等离子净化筒固定设置于外壳内,所述等离子净化筒包括等离子外筒和放电组件,所述等离子外筒呈圆管状,等离子外筒上下两端分别连通至外壳的出风端和进风端,多个所述放电组件沿等离子外筒长度方向阵列设置于等离子外筒内。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放电组件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负离子反应网和负离子反应板,所述负离子反应网和负离子反应板均横向设置于等离子外筒内,负离子反应网和负离子反应板间隔设置且分别连通至电源的正负极,所述负离子反应板下侧均布有多个竖直的放电针,所述放电针尾端与负离子反应板固定导电连接,放电针尖端朝向负离子反应网且与负离子反应网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负离子反应板设置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包括外边部和内圈部,所述外边部沿负离子反应板圆周布设,外边部包括多个圆周均布的圆弧形镂空,所述内圈部位于负离子反应板中部,内圈部包括多个长条形镂空,所述长条形镂空的长度方向与负离子反应板的径向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值为10°-30°,多个长条形镂空以负离子反应板的圆心为中心圆周均布。
优选的,所述长条形镂空两端均呈外凸的半圆形、中部平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长条形镂空靠近负离子反应板中部一端的直径值小于其靠近负离子反应板边部一端的直径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放电组件,每个放电组件均设置多个放电针,且负离子反应板设置有镂空区域,不仅保障其内空气的流通性,还使空气在流通过程中呈螺旋状,提高与放电处的接触时长,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4-等离子净化桶;401-等离子外筒;402-负离子反应网;403-负离子反应板;404-放电针。
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上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未经原上科技(河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613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封板压型工艺工装
- 下一篇:红外触摸框结构及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