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553808.7 | 申请日: | 2023-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77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刘刚;杜庆中;金献凯;冒文亮;成硕;张晶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B01D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康艳艳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直流 输电 工程 换流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流站的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循环装置和第二冷却循环装置,第一冷却循环装置包括第一泵组、第一热交换器、第一过滤结构和防堵塞结构,第一泵组设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第一进水端位于水面以下;第一热交换器位于水面以上,冷侧设有第一冷侧输入端和第一冷侧输出端,第一冷侧输入端与第一出水端连通,第一冷侧输出端连通至水面以下;第一热交换器的热侧与第二冷却循环装置进行热交换;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第一冷侧输入端与第一出水端之间;防堵塞结构连接在第一泵组上,并设置在第一进水端处。该将防堵塞结构防止第一进水端及第一泵组被泥沙、藻类及浮游微生物等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具有大规模、大容量和远距离等特点的海上风力发电成为了风力发电的主要发展方向。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海上风电消纳的重要解决方案,柔性直流输电海上换流站的换流阀、联结变等设备会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一套高效率、可靠的冷却系统对电力传输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现有的一种用于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公用冷却系统,包括海水循环模块、淡水循环模块和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所述海水循环模块和淡水循环模块之间设有若干用于两者间热量交换的换热Ⅰ,淡水循环模块和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之间设有若干用于两者之间热量交换的换热器Ⅱ。海水循环模块具有海水泵组,海水泵组的吸水口位于海平面以下,海水中的泥沙、藻类及浮游微生物等容易造成吸水口和海水管路的堵塞,进而影响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冷却系统的海水泵组的吸水口容易被泥沙、藻类及浮游微生物等堵塞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循环装置和第二冷却循环装置,所述第一冷却循环装置包括第一泵组、第一热交换器、第一过滤结构和防堵塞结构,第一泵组设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端位于水面以下;第一热交换器位于水面以上,冷侧设有第一冷侧输入端和第一冷侧输出端,所述第一冷侧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冷侧输出端连通至水面以下;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热侧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装置进行热交换;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冷侧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端之间;防堵塞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一泵组上,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端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侧输出端通过排水管排出至水面以下,所述第一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检漏结构,所述检漏结构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检漏结构适于在检测停运时判断所述第一冷却循环装置的渗漏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冷却系统,所述第一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冷侧设有第二冷侧输入端和第二冷侧输出端,所述第二冷侧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冷侧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端之间;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热侧适于与暖通冷却循环装置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冷侧输出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出水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冷侧输出端与所述检漏结构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三冷却循环装置和稳压装置,所述第三冷却循环装置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装置进行热交换,所述稳压装置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装置、所述第三冷却循环装置均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冷却系统,所述第二冷却循环装置包括:
第三热交换器,冷侧设有第三冷侧输入端和第三冷侧输出端,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热侧与所述第三冷却循环装置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53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管
- 下一篇:一种防水卷材搭接压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