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料位检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49215.3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7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亚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晋鼎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位检测机构,其包括传动部件、检测部件和传感部件,检测部件用于设置在储料腔内,检测部件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检测部件与传动部件连接;当储料腔内的块状物料与检测部件间隔设置时,检测部件处于初始位置,传动部件和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处于第一状态;随着物料堆的周向边缘的逐渐外扩增大,物料堆推动检测部件从初始位置向预设位置运动;当储料腔内的块状物料达到预设量时,物料堆推动检测部件运动至预设位置,传动部件和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处于第二状态,以使传感部件发出提示信号。本料位检测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确保及时将窑底料仓内堆满的物料排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位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位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活性石灰的产品质量对钢铁冶金产业有较大的影响,双膛石灰竖窑是一种节能环保、生产可靠的窑形,它能够稳定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活性石灰,并满足工业发展对活性石灰的要求。
窑底设备向窑底料仓内输出物料,当窑底料仓内的物料堆料太满时,会对窑底设备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故需要及时将窑底料仓内的物料排出,以保证窑底设备正常、安全地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位检测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确保及时将窑底料仓内堆满的物料排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位检测机构,其适用于接料装置,接料装置具有用于容纳块状物料的储料腔和与储料腔的顶部连通的进料口;通过进料口进入储料腔内的块状物料在储料腔内堆积,以形成物料堆;当进入储料腔内的块状物料的数量逐渐增多时,物料堆的高度增高且物料堆的周向边缘逐渐外扩增大;料位检测机构包括:传动部件;检测部件,检测部件用于设置在储料腔内,检测部件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检测部件与传动部件连接;传感部件,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位于传动部件的一侧;其中,当储料腔内的块状物料与检测部件间隔设置时,检测部件处于初始位置,传动部件和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处于第一状态;当储料腔内的物料堆与检测部件接触后,随着物料堆的周向边缘的逐渐外扩增大,物料堆会对检测部件产生推动力,以推动检测部件从初始位置向预设位置运动,传动部件运动以使传动部件和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当储料腔内的块状物料达到预设量时,物料堆推动检测部件运动至预设位置,传动部件和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处于第二状态,以使传感部件发出提示信号。
进一步地,当传动部件和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处于第一状态时,传动部件与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当传动部件和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时,传动部件逐渐靠近传感部件的感应部;当传动部件和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处于第二状态时,传动部件与传感部件的感应部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或小于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料位检测机构还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用于穿设在接料装置上,以使壳体组件的第一端伸入储料腔内;壳体组件的第一端部呈开口状;传动部件和传感部件均位于壳体组件内;检测部件从壳体组件的第一端口伸入壳体组件内,以与传动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料位检测机构还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位于壳体组件内并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检测部件可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上,以在初始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转动;固定轴的轴向与物料堆的周向边缘的任意一点的切线平行,或者固定轴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检测部件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板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板体的第一端为自由端,第一板体的第二端与第二板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板体的第二端与传动部件连接;第一板体用于与物料堆接触;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呈夹角设置;固定轴穿设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连接位置处,第一板体的板面和第二板体的板面均与固定轴的中心轴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晋鼎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晋鼎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49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