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孔式吸脂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544173.4 | 申请日: | 2023-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40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高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兰斌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朱霞 |
| 地址: | 130700 吉林省四***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孔式吸脂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孔式吸脂针,涉及吸脂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针座和圆柱形细针管,针座中部设置有排脂口,圆柱形细针管具有圆柱形管腔,圆柱形细针管的一端与针座连接,圆柱形细针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环状弧形面,排脂口与圆柱形管腔相通,圆柱形细针管靠近环状弧形面的一端的侧壁分布设置有第一吸脂孔和第二吸脂孔,第一吸脂孔的轴线与圆柱形细针管的轴线呈夹角设置,第二吸脂孔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形细针管的轴线垂直设置。由于圆柱形细针管的轴线与第一吸脂孔的轴线呈一定的夹角设置,从而避免了第一吸脂孔被阻塞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吸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脂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孔式吸脂针。
背景技术
吸脂是将吸脂针通过皮肤的小切口进入皮下,将局部堆积的脂肪组织吸出,以改善肥胖体型的一种方法。现有的吸脂针的侧壁开设有与针的轴线垂直的通孔,实际使用时,在对皮肤夹逢中的脂肪进行吸取时,通孔容易与皮肤紧密接触,造成通孔发生阻塞。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斜孔式吸脂针,以解决现有的吸脂针的通孔容易与皮肤紧密接触,造成通孔发生阻塞,以至于吸脂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斜孔式吸脂针,解决现有的吸脂针的通孔容易与皮肤紧密接触,造成通孔发生阻塞,以至于吸脂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斜孔式吸脂针,包括:
针座,该针座中部设置有排脂口;
圆柱形细针管,该圆柱形细针管具有圆柱形管腔,所述圆柱形细针管的一端与针座连接,所述圆柱形细针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环状弧形面,所述排脂口与圆柱形管腔相通;
所述圆柱形细针管靠近所述环状弧形面的一端的侧壁分布设置有第一吸脂孔和第二吸脂孔,所述第一吸脂孔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形细针管的轴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吸脂孔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形细针管的轴线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包括圆形连接柱,所述圆形连接柱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还包括棱柱,所述棱柱的一端与所述圆形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棱柱的另一端与圆柱形细针管远离所述环状弧形面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棱柱的棱线设置有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细针管表面设置有氮化钛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细针管上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脂孔与圆柱形管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脂孔的横截面为圆或椭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第一吸脂孔的轴线与圆柱形管腔的轴线呈夹角设置,因此,第一吸脂孔与皮肤接触时依然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避免了皮肤将第一吸脂孔阻塞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了更好地吸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中标记及零部件名称:
1-针座,101-圆形连接柱,102-棱柱,2-圆柱形细针管,3-圆柱形管腔,4-环状弧形面,5-排脂口,6-第一吸脂孔,7-第二吸脂孔,8-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兰斌,未经高兰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44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取放料摆臂
- 下一篇:大型全转速汽轮机次末级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