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液体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34923.X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13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巨丰;王嬿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08 | 分类号: | H01T1/08;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 |
地址: | 53029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效应 防雷 结构 | ||
1.一种双液体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包括蓄水接闪结构、弹性绝缘管、下电极、金属球电极和灭弧室保护壳体,在灭弧室保护壳体的顶端至底端之间的外壁圆周间隔设置有多个缘裙边,在灭弧室保护壳体的顶端外壁中央竖直设置所述蓄水接闪结构,该蓄水接闪结构的下端竖直伸入灭弧室保护壳体的顶端内与所述弹性绝缘管的上端内侧壁紧密连接,沿灭弧室保护壳体的灭弧腔室内部竖直设置所述弹性绝缘管,所述弹性绝缘管的上端连接于灭弧室保护壳体的顶端内壁上,所述弹性绝缘管的下端连接于灭弧室保护壳体的底端内壁上,在灭弧室保护壳体的底端外壁设置所述下电极,该下电极的一端竖直向上伸入灭弧室保护壳体的底端内与所述弹性绝缘管的下端内侧壁紧密连接,所述金属球电极置于弹性绝缘管的管腔内,使弹性绝缘管的管腔通过金属球电极分隔呈上下分布的上灭弧室和下灭弧室,在上灭弧室和下灭弧室内分别填充满灭弧介质,所述蓄水接闪结构与上灭弧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体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接闪结构包括接闪电极、储水室和上电极,所述上电极固定于储水室的底端外壁,该上电极的下端竖直伸入灭弧室保护壳体的顶端内与所述弹性绝缘管的上端紧密连接,所述接闪电极的底部通过连接柱连接在所述储水室的顶端外壁上,在上电极内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别连通储水室与上灭弧室的通道口,其中,至少有一个通道口的顶端连接有排气管,该排气管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通道口的上端,排气管的另一端从储水室的顶端穿出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液体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室顶端外壁具有凹陷结构,在凹陷结构上设置有与储水室连通的进水间隙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液体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电极为圆盘电极,在灭弧室保护壳体的顶端与底端分别水平设置有用于密封弹性绝缘管两端管口的上固定夹板和下固定夹板,所述弹性绝缘管的上端连接在上固定夹板的内壁上,该弹性绝缘管的下端连接在下固定夹板的内壁上;所述储水室底端外壁通过上电极固定于上固定夹板上,且上电极的下端穿过上固定夹板竖直伸入灭弧室保护壳体的顶端内与所述弹性绝缘管的上端内侧壁紧密连接;所述下电极固定于下固定夹板上,其下电极的上端穿过下固定夹板竖直向上伸入灭弧室保护壳体的底端内与所述弹性绝缘管的下端内侧壁紧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液体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球电极的直径大于弹性绝缘管的内径,所述金属球电极向外撑起弹性绝缘管的管腔内侧壁,使弹性绝缘管的侧壁向外凸出,从而将弹性绝缘管(3)的管腔内密封分隔为上方的上灭弧室和下方的下灭弧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液体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球电极的上下两侧的上灭弧室的内壁上与下灭弧室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卡位绝缘管和下卡位绝缘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双液体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灭弧室的长度短于上灭弧室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体液电效应灭弧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灭弧室内填充满水作为灭弧介质,在下灭弧室内填充满绝缘油作为灭弧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超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349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护套的新型扎带
- 下一篇:一种高防水性能的JP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