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退火炉的快速降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04453.2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85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呙文武;颜廷勇;陈晓亮;李振;宿青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呙文武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26 |
代理公司: | 苏州璟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4 | 代理人: | 叶剑 |
地址: | 25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退火炉 快速 降温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钢管退火炉快速降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管退火炉的快速降温结构,包括退火炉主体,所述退火炉主体底部设置有回收箱,所述退火炉主体与回收箱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退火炉主体外表面设置有降温结构。该钢管退火炉的快速降温结构,工作人员通过退火炉主体顶部的第一抽液泵抽取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抽液管进入第一导流管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导流管进入蛇形降温管内,进而通过蛇形降温管可对退火炉主体进行快速冷却降温,替换了凉水浇筑降温的方式,以避免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管退火炉快速降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退火炉的快速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制品生产过程中都会经过退火,以消除金属制品在成型急冷中所产生的内应力,其方法是将金属制品放入退火炉中加热到退火点,然后冷却,目前传统的退火炉能够快速降温的方法则是采用凉水浇筑在炉体的炉壁上用于降温,此方法降温快,然而水遇到炉壁上的高温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亟需一种钢管退火炉的快速降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管退火炉的快速降温结构,具备避免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容易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退火炉的快速降温结构,包括退火炉主体,所述退火炉主体底部设置有回收箱,所述退火炉主体与回收箱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退火炉主体外表面设置有降温结构;
所述降温结构包括设置于退火炉主体外表面的蛇形降温管,所述退火炉主体顶部设置有冷却液箱,所述退火炉主体顶部设置有第一抽液泵,所述第一抽液泵一侧顶部有第一抽液管,所述第一抽液管顶端延伸至冷却液箱内部,所述第一抽液泵一侧连接有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底端延伸至蛇形降温管内部。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箱底部固定有两组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位于冷却液箱底部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杆底端与退火炉主体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支撑杆对冷却液箱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使冷却液箱在退火炉主体顶部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蛇形降温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蛇形降温管位于退火炉主体外表面呈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蛇形降温管底部连接回收管,所述蛇形降温管底部、位于回收管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回收管底端延伸至回收箱内部。
优选的,所述回收箱背面固定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抽液泵,所述第二抽液泵一侧连接有第二抽液管,所述第二抽液管另一端延伸至回收箱内部,所述第二抽液泵顶部连接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顶端延伸至冷却液箱内部,所述退火炉主体背面、位于第二导流管固定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与退火炉主体背面固定连接。
工作人员通过回收箱背面的第二抽液泵抽取其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抽液管进入第二导流管内,进而通过第二导流管进入冷却液箱内部,以此可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利用,起到节约冷却液的效果,以降低退火炉主体的降温成本。
优选的,若干个固定块位于第二导流管外表面呈上下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管退火炉的快速降温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钢管退火炉的快速降温结构,通过设置有降温结构,具体为通过退火炉主体顶部的第一抽液泵抽取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抽液管进入第一导流管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导流管进入蛇形降温管内,进而通过蛇形降温管可对退火炉主体进行快速冷却降温,替换了凉水浇筑降温的方式,以避免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呙文武,未经呙文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04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调节除湿装置
- 下一篇:冷轧辊加工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