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爆隧道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500575.4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5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其刚;周菊兰;陈茂;苏小明;李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2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叶明博 |
地址: | 6118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爆隧道支护装置,包括左支护架,所述左支护架的右侧贴合有右支护架,所述左支护架的外壁中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右支护架的外壁中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加强支护钢架,所述左支护架的内部开设有左支护钢架安装槽,所述右支护架的内部开设有右支护钢架安装槽,便于更好的对左支护架和右支护架进行拼接式安装,使得左支护架和右支护架拆装更便捷,节省人力,增加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第一加强支护钢架和第二加强支护钢架可对左支护架和右支护架整体结构进行韧性加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爆隧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岩爆是指地下开采的深部或构造应力很高的区域,在临空岩体中发生突发式破坏的现象。这种现象也称为岩爆。发生的原因是临空岩体积聚的应变能突然而猛烈地全部释放,致使岩体发生像爆炸一样的脆性断裂。冲击地压造成大量岩石崩落,并产生巨大声响和气浪冲击,不但可将矿井破坏,而且震动波可危及地面建筑物。
隧道岩爆是指发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一种岩体破坏活动,其破坏特征相对于隧道塌方是一种更加猛烈的岩体破坏过程,对人和设备伤害更大,国内外对岩爆的防治尤其是支护措施的设计大多被动防护理念,所谓的被动防护,即依靠支护结构自身的强度来抵御可能发生的岩爆灾害。
相关技术中,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6553958U的中国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支护装置。该一种隧道支护装置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支护装置存在的问题:传统的隧道支护装置在使用时,隧道支护装置过大难以运输到隧道内,隧道支护装置过小导致支护装置拆装耗费时间,同时隧道支护装置结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申请人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岩爆隧道支护装置,更好的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支护装置过大运输不便和支护装置过小拆装耗费时间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岩爆隧道支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岩爆隧道支护装置,包括左支护架,所述左支护架的右侧贴合有右支护架,所述左支护架的外壁中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右支护架的外壁中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加强支护钢架;
所述左支护架的内部开设有左支护钢架安装槽,所述右支护架的内部开设有右支护钢架安装槽,所述左支护钢架安装槽和右支护钢架安装槽的内部均依次放置有第二加强支护钢架,所述右支护架的右壁贴合有密封盖,所述左支护架、第二加强支护钢架和密封盖的内部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且限位盘与左支护架的左壁贴合,所述螺杆的右端螺纹连接有螺帽,且螺帽贴合在密封盖的右壁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支护架和右支护架规格相同,所述左支护架和右支护架均为U形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支护钢架安装槽左侧为闭合,右侧为开口结构,所述右支护钢架安装槽为通槽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支护钢架安装槽和右支护钢架安装槽相对设置,所述左支护钢架安装槽和右支护钢架安装槽内部放置的第二加强支护钢架均与左支护钢架安装槽和右支护钢架安装槽的深度相同。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盖与右支护架贴合面相吻合,所述右支护钢架安装槽右端开口贴合在密封盖的左壁上。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支护架、第二加强支护钢架和密封盖相对位置均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通孔,且螺杆插接在通孔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支护架、第二加强支护钢架和密封盖相对位置开设有的通孔不少于五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500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