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蓄水结构的陶瓷花盆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70773.0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2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希尔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邓星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蓄水 结构 陶瓷 花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蓄水结构的陶瓷花盆,包括外盆体,所述外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外盆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蓄水壳,所述蓄水壳右侧和外盆体内壁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垫板,两个垫板的顶部架设有内盆体,所述内盆体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蓄水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加水管,所述外盆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排水管。该具有蓄水结构的陶瓷花盆,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蓄水结构,在对植物浇水时,可使得水快速渗透至植物根部,提高种植效率和效果,同时采用双盆式设计,可将内外盆快速拆分,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可全面满足人们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蓄水结构的陶瓷花盆。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陶瓷花盆大多不具有蓄水结构,在对内中植物浇水时往往都是直接从上方浇灌,水渗透至植物的根部较慢,而且对于一些双盆式花盆,其内外盆往往也是一体连接,无法进行拆除,使用较为不便,难以满足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蓄水结构的陶瓷花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蓄水结构的陶瓷花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蓄水结构的陶瓷花盆,包括外盆体,所述外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外盆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蓄水壳,所述蓄水壳右侧和外盆体内壁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垫板,两个垫板的顶部架设有内盆体,所述内盆体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蓄水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加水管,所述外盆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排水管;
所述蓄水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水管,所述内盆体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的左端与蓄水壳相互连通,所述给水管的底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通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盆体内壁底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套,两个限位套之间插接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左端套接有管套,所述管套上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垫。
进一步地,所述内盆体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加水管的顶端插接有密封塞。
进一步地,所述通水管和排水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盆体架设于两个垫板之上,可实现对其的快速拆装,通过加水管可向蓄水壳内添加清水,在需要对植物根部进行浇灌时,控制通水管上的阀门开启,水经通水管进入至给水管内,可由多个通水孔均匀流出,使得水可直接进入至植物根部土壤处,部分水分和杂物会经内盆体底部的渗水孔流出,利用滤网可将固体杂质滤出,液体经排水管排出,并由管套上的活性炭吸附垫过滤掉一些杂质,进而重复利用,将内盆体取下后,即可将滤网从两个限位套内拔出,进行清洗,该具有蓄水结构的陶瓷花盆,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蓄水结构,在对植物浇水时,可使得水快速渗透至植物根部,提高种植效率和效果,同时采用双盆式设计,可将内外盆快速拆分,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可全面满足人们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盆体和滤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盆体、2底座、3蓄水壳、4垫板、5内盆体、6渗水孔、7加水管、8排水管、9隔板、10通水管、11给水管、12通水孔、13限位套、14滤网、15管套、16把手、17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希尔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希尔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70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碳纤维复合骨架音圈
- 下一篇:一种绝缘管母线中间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