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管道内无损探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456174.3 | 申请日: | 2023-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10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国;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滨海新区检验检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G01N23/00;F16M11/06;F16M11/18;F16L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知众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89 | 代理人: | 王畅阳 |
| 地址: | 3004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管道 无损 探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道无损探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压力管道内无损探测装置,包括安装圆套和X射线探伤机,安装圆套的前后两侧外壁中部均设有支架,两组支架的顶部均设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移动轮,安装圆套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安装有固定板,X射线探伤机转动连接在相邻固定板之间,安装圆套的左侧外壁安装有机盒,机盒的内腔底部设有蓄电池组,且机盒内腔顶部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旋转齿轮和调节齿轮,且旋转齿轮与调节齿轮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将X射线探伤机移动至压力管道内壁的任意位置,且可调节X射线探伤机的探测角度,可探测压力管道内壁的多个位置,探测简单且方便,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无损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力管道内无损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管道可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为避免压力管道的内壁出现损坏,需要定期对压力管道进行检测防止管道发生泄漏。
但是现有的压力管道内无损探测装置在使用时,探测装置需要在人力作用下驱动使其伸入压力管道的内部,使用比较麻烦,且探测装置的探测角度为固定式的,不能检测压力管道内壁的不同位置,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压力管道内无损探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管道内无损探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管道内无损探测装置,包括安装圆套和x射线探伤机,安装圆套的前后两侧外壁中部均设有支架,两组支架的顶部均设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移动轮,安装圆套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安装有固定板,x射线探伤机转动连接在相邻固定板之间,安装圆套的左侧外壁安装有机盒,机盒的内腔底部设有蓄电池组,且机盒内腔顶部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旋转齿轮和调节齿轮,且旋转齿轮与调节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调节机构还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位于机盒的外侧壁顶端,且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底端与机盒的内壁活动连接,且转杆与旋转齿轮连接。
进一步的:调节齿轮的内侧面中部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底端与x射线探伤机的外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轴贯穿机盒、左侧固定板的中部,且固定板与连接轴的连接处套有轴承。
进一步的:x射线探伤机上开设有射线发射口。
进一步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底端与移动轮的外侧面中部连接,移动轮的内侧面通过轴承与支架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两组移动轮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伺服电机的工作,可以带动两组移动轮同步移动,可将x射线探伤机移动至压力管道内壁的任意位置,步进电机工作后带动了转杆和旋转齿轮转动,由于旋转齿轮与调节齿轮啮合连接,进而带动了连接轴转动,实现了对x射线探伤机探测角度的调节,可探测压力管道内壁的多个位置,探测简单且方便,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盒与x射线探伤机正面连接剖视图。
图中:1、安装圆套;2、x射线探伤机;3、射线发射口;4、固定板;5、支架;6、伺服电机;7、移动轮;8、机盒;9、步进电机;10、蓄电池组;11、转杆;12、旋转齿轮;13、调节齿轮;14、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检验检测中心,未经天津市滨海新区检验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561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及电动工具
- 下一篇:燃气锅炉热循环再利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