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式直流充电枪高效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69739.4 | 申请日: | 202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46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臧昊哲;习静;黄颖凤;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充电 高效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式直流充电枪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充电枪,充电枪包括充电枪壳体、充电枪把手和充电枪插头,所述充电枪内设置有热管,热管将充电枪充电时充电枪插头处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充电枪壳体上,在充电枪内设置热管,将充电枪充电时充电枪插头处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充电枪壳体上,可以使充电插头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壳体上,并通过壳体进行散热,导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由于热管设置在充电枪内部,不会破坏充电枪原有的结构,不需要对充电枪进行改造,可以使用在大部分充电枪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不会使充电枪的体积增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式直流充电枪高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必然趋势。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燃油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电动汽车充电需要用到充电桩和充电枪,其中直流充电枪在快速充电时,直流充电枪内的DC+、DC-端子的压线部位,会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充电枪壳体内部是密闭空间,发热源与壳体之间有空气隔离,只有很少的热传递到直流充电枪壳体的表面,散发到空中,而大部分的热会窝在直流充电枪的内部;随着充电时间的持续,直流充电枪内部的温度会持续升高,产生安全隐患。超高温会严重影响充电枪的正常工作,严重者甚至导致损坏充电枪。
申请号为202121162048.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型充电枪,其在充电枪本体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壳,还在充电枪本体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鳍等,导致充电枪体积变大,实际操作体验不理想。
申请号为202120242126.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充电枪,其在充电枪本体表面开设放置槽并安装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对充电枪内部散热,散热效果一般,且同样增加了充电枪的体积,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干式直流充电枪高效散热装置,可以使充电插头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壳体上,并通过壳体进行散热,导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式直流充电枪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充电枪,充电枪包括充电枪壳体、充电枪把手和充电枪插头,所述充电枪内设置有热管,热管将充电枪充电时充电枪插头处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充电枪壳体上,所述充电枪壳体内设置有绝缘导热填充层,绝缘导热填充层填充在充电枪壳体的空腔中与热管充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枪插头内设置有DC+端子、DC-端子、PE地线端子、辅助电源正极A+端子和辅助电源负极A-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管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热管均包括吸热端和散热端,两个吸热端分别设置在DC+端子和DC-端子外侧,两个散热端均设置在充电枪壳体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充电枪内设置热管,将充电枪充电时充电枪插头处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充电枪壳体上,可以使充电插头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壳体上,并通过壳体进行散热,导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绝缘导热填充层3可以填充热管2与壳体之间的空隙,导线与热管2通过绝缘导热填充层3将热量传递到壳体上,然后由壳体进行散热,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热、散热效果;由于热管设置在充电枪内部,不会破坏充电枪原有的结构,不需要对充电枪进行改造,可以使用在大部分充电枪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不会使充电枪的体积增大,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69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