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管桩的离心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367328.1 | 申请日: | 2023-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35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裕洋隧道管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21/80 | 分类号: | B28B21/80;B28B21/76;B08B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离心 成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的离心成型装置,涉及混凝土管桩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有两根转轴,两根所述转轴相互平行设置,两根所述转轴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转轮,两根转轴上的转轮相互对应且两两成组设置,所述基座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基座设置有对转轮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本申请具有提升混凝土管桩离心成型时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管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的离心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桩通常是通过离心成型的,在管桩模具中灌入混凝土,而后实用离心成型设备驱动模具高速转动,即可在模具中成型管桩。
现有的离心成型设备通常包括若干个主动轮及从动轮,使用时,模具置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通过主动轮及从动轮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管桩模具转动,从而使管桩模具中的混凝土因离心力贴附于模具内壁,最终形成管桩。未干的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因此会出现下部分混凝土滴落残留于主动轮及从动轮表面,若不及时清理,当混凝土凝结成块后会影响管桩模具转动时的稳定性,使得成型的管桩壁厚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混凝土管桩离心成型时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桩的离心成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凝土管桩的离心成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管桩的离心成型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有两根转轴,两根所述转轴相互平行设置,两根所述转轴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转轮,两根转轴上的转轮相互对应且两两成组设置,所述基座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基座设置有对转轮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桩模具放置于转轮上,驱动组件驱动转轮转动,从而带动管桩模具转动进行离心成型,离心成型结束后,管桩模具运离转轮,而后驱动组件再次启动带动转轮转动,同时清洗组件对转轮表面进行清洗,从而将少量粘附于转轮表面的混凝土残渣进行清除,减少残渣使管桩模具产生颠簸而造成管桩壁厚不均匀的情况发生,提升管桩模具的离心成型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固定于基座的第一气缸以及设置于第一气缸输出轴的双向喷头,所述双向喷头位于成组两个转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时,转轮转动,双向喷头朝转轮表面喷水,从而对转轮表面进行清洗。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基板的驱动电机、同轴固定于驱动电机的第一驱动轮、同轴固定于转轴的第二驱动轮以及套设于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的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驱动轮转动,而后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第二驱动轮转动,第二驱动轮转动使得转轴转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转轮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位于双向喷头的下方固定有两块刮板,两块所述刮板分别与主动轮表面以及从动轮表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喷头在对转轮表面进行清洗的同时,转轮转动,刮板刮过转轮表面,刮除双向喷头难以去除的残渣,进一步提升清洁效果。
可选的,所述基座位于转轴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用于压紧管桩模具的压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挡住管桩模具在进行离心成型时飞溅出来的少量混凝土,压紧组件在管桩模具进行离心成型时压住管桩模具,提升管桩模具运行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于挡板的第二气缸、固定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的弧形块以及转动连接于弧形块两端的两个滚轮,所述滚轮抵接于管桩模具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输出轴伸出,带动弧形块与滚轮靠近管桩侧壁,从而压紧管桩模具。
可选的,所述第二气缸呈倾斜设置,第二气缸的尾部高于输出轴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裕洋隧道管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裕洋隧道管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67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