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弯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58208.5 | 申请日: | 202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20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董清世;张会超;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义汽车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7/0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吴慧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弯成型模具,包括气缸、上模、下模、模芯和底座,所述底座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折弯机上,下模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上模的上表面,模芯设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气缸的活动杆与底座上的芯轴连接,上模、下模、模芯套接在活动杆和芯轴上,模芯与上模、下模之间均设有空隙,型材的边部放置在空隙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汽缸来保证模具运动,保证了模具的开模和合模,从而保证型材按模具的弧度进行弯曲,使得型材在折弯的同时不会出现变型皱褶,可以应用于汽车车框的生产,可使车框型材按设计弧度进行折弯,大大提高了车框折弯效率和折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弯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车框型材折弯就是将折弯模具安装在折弯设备上,并将裁切好尺寸的型材利用折弯设备送到模具里面。但是在现有的折弯模具中,是在模具上边设有螺栓调节模具开合模,但需手动调节模具合模夹紧,折弯机按相应角度进行旋转完成折弯,折弯运动到设定角度后,再手动将模具上部螺栓松开完成开模,由于螺栓需手动调节,所以此动作需单步执行,不能连贯运动,比较消耗人力,浪费工时。
2022-12-30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221045859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框架加工的板材折弯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对折弯好的板材进行收集,提高收集效率的新能源汽车框架加工的板材折弯装置。一种新能源汽车框架加工的板材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数量为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支撑座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连接板;第一导向杆,两个支撑座内侧面上部均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滑动板,两个第一导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动板。通过电动推杆的推动杆带动齿条向后侧移动与全齿轮接触,全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并向下侧移动,丝杆带动折弯板向下侧移动与板材接触,折弯板便能够对板材进行折弯。但该专利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折弯成型模具,通过增加汽缸来保证模具运动,保证了模具的开模和合模,从而保证型材按模具的弧度进行弯曲,使得型材在折弯的同时不会出现变型皱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弯成型模具,包括气缸、上模、下模、模芯和底座,所述底座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折弯机上,下模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上模的上表面,模芯设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气缸的活动杆与底座上的芯轴连接,上模、下模、模芯套接在活动杆和芯轴上,模芯与上模、下模之间均设有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模芯包括模芯Ⅰ和模芯Ⅱ,模芯Ⅰ和模芯Ⅱ设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上模与模芯Ⅰ之间、模芯Ⅰ与模芯Ⅱ之间、模芯Ⅱ与下模之间均设有空隙,型材的边缘部位放置在空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模芯Ⅰ、模芯Ⅱ和下模上均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气缸的活动杆和芯轴从通孔中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活动杆穿过上模的通孔,芯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芯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下模、模芯Ⅱ和模芯Ⅰ上的通孔与气缸的活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成型模具还包括弹簧,弹簧套接在芯轴上,弹簧的底部连接在下模上,弹簧的上端连接在模芯Ⅱ上。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成型模具还包括定位销,上模、模芯Ⅰ、模芯Ⅱ和下模上均设有装配孔,定位销依次穿过上模、模芯Ⅰ、模芯Ⅱ和下模的装配孔,定位销与装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和下模的底部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两凹槽相对设置并通过键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汽缸来保证模具运动,保证了模具的开模和合模,从而保证型材按模具的弧度进行弯曲,使得型材在折弯的同时不会出现变型皱褶,可以应用于汽车车框的生产,可使车框型材按设计弧度进行折弯,大大提高了车框折弯效率和折弯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义汽车部件(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信义汽车部件(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58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包线加工用预充针输送机
- 下一篇:盐田自动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