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生物安全性的驾驶员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40113.0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2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邵桢威;李玉清;潘锦涛;方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6V40/16;G06V20/59;H04N23/56;H04N5/3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侯雁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安全性 驾驶员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生物安全性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它包括近红外光源模组、摄像头模组、光扩散元件和光扩散控制系统;所述近红外光源模组用于对驾驶员面部进行补光,所述摄像头模组用于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所述光扩散控制系统用于驱动光扩散元件进入或退出所述近红外光源模组的近红外光光路,所述光扩散元件用于将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并进行光扩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生物安全性的驾驶员监控系统,根据不同的行驶状态改变光源波长,减小人眼接收到的近红外光源辐照强度,减少辐照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生物安全性的驾驶员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DMS(DriverMonitorSystem)驾驶员监控系统,能够实现驾驶员疲劳监测、驾驶员注意力监测、危险驾驶行为监测以及驾驶员身份识别等功能。
现有技术中,驾驶员监控系统的光源多为850nm或940nm的近红外光,作为发射端的光源和接收端的摄像头集成在同一模组中。为了保证图像信号清晰有效,模组安装位置与人脸距离范围60cm-120cm,与驾驶员正前方的角度越小越好,一般安装在中控台或仪表盘上。
但是,相比于可见光,红外线的穿透率更强,波长800-1200nm的短波红外线可透过角膜进入眼球、房水、虹膜、晶状体和玻璃液体,引发“红外线白内障”。
同时其频率接近于多数物质分子的固有震动频率,极易被物质吸收产生热效应。DMS工作时近红外光源持续不断的发光并径直射入人眼,近红外光源长时间辐照人眼会对光生物安全产生影响,使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甚至损伤视网膜,长时间的辐照还会加速人眼泪液蒸发,导致干眼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不同的行驶状态改变光源波长,减小人眼接收到的近红外光源辐照强度,减少辐照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生物安全性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近红外光源模组、摄像头模组、光扩散元件和光扩散控制系统;
所述近红外光源模组用于对驾驶员面部进行补光,所述摄像头模组用于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
所述光扩散控制系统用于驱动光扩散元件进入或退出所述近红外光源模组的近红外光光路,所述光扩散元件用于将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并进行光扩散。
进一步,所述近红外光源模组位于驾驶员人脸的斜上方。
进一步,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驾驶员人脸的斜下方。
进一步,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所述光扩散控制系统驱动光扩散元件退出所述近红外光源模组的近红外光光路。
进一步,当车辆处于空挡或驻车状态时,所述光扩散控制系统驱动光扩散元件进入所述近红外光源模组的近红外光光路。
进一步,所述近红外光源模组为近红外LED。
进一步,所述近红外LED的发射波段为800nm~1700nm。
进一步,所述光扩散元件为微透镜阵列。
进一步,所述微透镜阵列内均匀分布有上转换荧光粉。
进一步,所述上转换荧光粉的激发波段为800nm~1700nm,所述上转换荧光粉的发射波段为400nm~780n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近红外光源模组安装在驾驶员面部斜上方进行补光,将摄像头模组安装在驾驶员面部斜下方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避免光源直射人眼,减少人眼接收到的辐照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40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收集罐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