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肢体围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34269.8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83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阎玉洁;郭庆山;解雨;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刘立烈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围度测量装置,包括外壳、收卷机构、收缩绳、角位移传感器和测量终端。收卷机构设置在外壳内部,收缩绳的一端与外壳底面的一侧边沿连接,另一端从外壳底面的另一侧边沿伸入外壳内部与收卷机构连接。测量时,将肢体穿过收缩绳与外壳围成的环形框,收卷机构收卷收缩绳使收缩绳收紧。测量终端通过角位移传感器检测收缩绳收紧时收卷机构的转动角度,进而估算出被测肢体的围度。因此,采用本申请的肢体围度测量装置,无需将收缩绳一直缠绕在被测肢体上也能实现肢体的围度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身体尺寸的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围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当患者的肢体发生肿胀时,医生一般会使用软尺手动测量肢体围度。但由于是通过目测估量的方式,所以在准确性上存在较大误差。为此,公告号为CN212879305U的专利公开一种肢体肿胀监测装置,进行监测时,将拉线缠绕于被测肢体外周,而拉线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拉线拉出的长度,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电路板上的MCU实时采集拉线位移传感器的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被测肢体的周长,将测肢体在不同时刻监测得到的周长进行处理获取形成周长变化曲线,医护人员根据该变化曲线可以直观地获取肢体肿胀程度与变化趋势。该技术方案是通过肢体肿胀拉出拉线,所以拉线需要一直缠绕在被测肢体上。为此,现在需要一种无需将拉线一直缠绕在被测肢体上的肢体围度测量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肢体围度测量装置。可以通过收卷收缩绳测量被测肢体的围度,无需将收缩绳一直缠绕在被测肢体上。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肢体围度测量装置,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包括:
外壳;
收卷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
收缩绳,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伸入外壳内部后与所述收卷机构连接;
角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收卷机构轴连接;
测量终端,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角位移传感器信号连接。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卷机构包括:
两个轴承座,相对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收卷辊筒,水平设置于两个轴承座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座连接;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收卷辊筒的一侧,且驱动轴与所述收卷辊筒轴连接。
结合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定时开关,该定时开关串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中。
结合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拉力检测开关,所述收缩绳经拉力检测开关连接所述收卷辊筒,所述拉力检测开关串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供电回路中。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收缩绳与所述外壳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外壳悬空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结合第六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
结合第七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直线驱动模组,两个直线驱动模组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所述外壳设置于两个直线驱动模组之间,且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横杆与两个直线驱动模组的滑座连接。
结合第七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且串接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供电回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34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絮凝剂解离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传递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