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电解液渗透的圆柱型全极耳电池盖帽及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329116.4 | 申请日: | 2023-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21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盘古钠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52 | 分类号: | H01M50/152;H01M50/531;H01M10/04;H01M10/0525;H01M10/05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3 | 代理人: | 周婵;王松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电解液 渗透 圆柱 型全极耳 电池 盖帽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电解液渗透的圆柱型全极耳电池盖帽,包括呈凸台状设置的盖帽本体,所述盖帽本体一端的边缘周向设置有沿部,所述沿部朝所述盖帽本体的外侧方向水平延伸设置,且所述沿部的内侧面为平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便于电解液渗透的圆柱型全极耳电池,包括圆柱形电芯、盖帽和圆形集流环;所述圆形集流环卡设于所述圆柱形电芯一端的内侧;所述盖帽套设于所述圆柱形电芯一端的端面上。本申请的电解液容易渗透吸收;同时,本申请可以避免极耳揉平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效提高电池的良品率。本申请结构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生产效率较高,有利于产业化应用,易于批量化或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电解液渗透的圆柱型全极耳电池盖帽及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无极耳电池的电极一端涂覆有导电材料,使得其能够直接与壳体或者与专门设计的盖板进行连接,这样使得电流直接在电极集流体、盖板、壳体之间进行传导,从而将原来的点接触变成了100%的面接触。但是,无极耳电池需要对集流体的空箔区进行大量的切割,然后进行揉平,在卷曲封装时将空箔按相同的方向内折起来,由激光焊接起来后再整体直接与电池外壳的正负极连接,这会导致集流体空箔的排列过于紧密,进而导致电解液的渗透速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电解液渗透的圆柱型全极耳电池盖帽及电池,旨在解决现有的无极耳电池电解液渗透速率低等问题。本申请结构能够使电解液更容易渗透吸收,减少了极耳揉平工序,有效提高电池的良品率和生产效率,易于工业化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电解液渗透的圆柱型全极耳电池盖帽,包括呈凸台状设置的盖帽本体,所述盖帽本体一端的边缘周向设置有沿部,所述沿部朝所述盖帽本体的外侧方向水平延伸设置,且所述沿部的内侧面为平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帽本体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装配的螺纹结构。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便于电解液渗透的圆柱型全极耳电池,包括圆柱形电芯、盖帽、和圆形集流环;
所述圆形集流环卡设于所述圆柱形电芯一端的内侧;所述盖帽套设于所述圆柱形电芯靠近所述圆形集流环一端的端面上;
所述盖帽的结构与所述便于电解液渗透的圆柱型全极耳电池盖帽的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圆柱形电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而成,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圆柱形电芯包括相邻设置的外部圆柱形电芯和内部圆柱形电芯;所述内部圆柱形电芯设置于所述外部圆柱形电芯的内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部圆柱形电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竖部、第一外横部和第二外竖部;所述第一外竖部靠近所述盖帽设置,所述第二外竖部远离所述盖帽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竖部、所述第一外横部和所述第二外竖部一体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竖部和所述第二外竖部相背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横部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外竖部和所述第一外横部、所述第二外竖部与所述第一外横部均呈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竖部与所述盖帽相抵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部圆柱形电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内横部和内竖部;所述第一内横部与所述盖帽相抵接;所述内竖部穿过所述圆形集流环的圆孔,且与所述第二外竖部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内横部和所述内竖部一体设置;所述第一内横部与所述内竖部呈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圆形集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横部与所述第一内横部之间,且所述圆形集流环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横部、所述第一内横部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盘古钠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盘古钠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29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人脸门禁识别装置
- 下一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支护桩及其制造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