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下负压吸引消融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289747.8 | 申请日: | 2023-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61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刚;张有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许可唯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下负压 吸引 消融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腔镜下负压吸引消融电极,包括手柄、旋接于手柄后端的套筒,电极贯穿于手柄及套筒内并伸出手柄前端,电极在套筒内与尾线相连,所述电极由外到内包括同心设置的控弯鞘管、负压吸引内管、筒芯电极,所述控弯鞘管固定连接于手柄前端的调节旋钮上,所述负压吸引内管末端固定连接于手柄中段的调节块上,负压吸引内管与负压吸引外管相连通,所述筒芯电极末端固定连接于手柄后段的套筒内并与尾线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高效精准治疗,本电极借助腹腔镜引导,从腹部小切口伸入直达病变组织表面,通过负压吸引锁定肿瘤组织与电极间的相对位置,操控电极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对肿瘤组织进行高压电脉冲消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镜手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下负压吸引消融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脉冲电场用于治疗肝脏和胰腺肿瘤,一般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肿瘤组织进行治疗。但是,某些复杂位置通过超声或CT并不能精准找到肿瘤,或者经皮穿刺位置较深有障碍物阻挡,或者穿刺过程中组织受力后退或偏移等情况,无法精准穿刺到所需位置,造成治疗不理想或不完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实现高效精准治疗的腹腔镜下负压吸引消融电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腹腔镜下负压吸引消融电极,包括手柄、旋接于手柄后端的套筒,电极贯穿于手柄及套筒内并伸出手柄前端,电极在套筒内与尾线相连,所述电极由外到内包括同心设置的控弯鞘管、负压吸引内管、筒芯电极,所述控弯鞘管固定连接于手柄前端的调节旋钮上,所述负压吸引内管末端固定连接于手柄中段的调节块上,负压吸引内管与负压吸引外管相连通,所述筒芯电极末端固定连接于手柄后段的套筒内并与尾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呈圆锥状的前端和呈圆柱状并一体成型的前段及中后段,前段外径大于中后段外径,所述调节块可在手柄中段前后滑动,所述套筒可在手柄后段前后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中段与后段之间设有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设有松紧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引内管前端呈伞状。
进一步地,所述筒芯电极包括芯极、筒极、芯极绝缘层、筒极绝缘层、铜芯绝缘隔套;芯极外侧包裹芯极绝缘层,筒极环设于芯极后段,筒极外侧包裹筒极绝缘层;芯极前段较粗并裸露在外,芯极顶端呈针尖状,筒极与芯极前段之间设有铜芯绝缘隔套,铜芯绝缘隔套包裹于芯极绝缘层外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下负压吸引消融电极,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高效精准治疗。具体地,本电极借助腹腔镜引导,从腹部小切口伸入直达病变组织表面,通过负压吸引锁定肿瘤组织与电极间的相对位置,操控电极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对肿瘤组织进行高压电脉冲消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下负压吸引消融电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引电极穿刺操作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引电极穿刺操作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引电极穿刺操作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筒芯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引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引内管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前端的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89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用滚轴助升块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卫生间收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