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混合蝶形缆电极引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255906.2 | 申请日: | 202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98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大庆;卞俊;吴明;张康健;卓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2406;H01R4/2407;H01R4/36;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钱新园 |
地址: | 2111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混合 蝶形 电极 引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混合蝶形缆电极引出装置,包括基座、两个引电导片以及外壳体;所述基座上具有用于容放光电混合蝶形缆的线缆槽,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用于连接另设的引出导线;所述引电导片的一端伸入插孔内,另一端置于线缆槽内,并且,所述引电导片伸进线缆槽的一端设有若个用于刺破电缆的割裂齿或穿刺针;所述外壳体设置在基座上,并用于对放置在线缆槽中的光电混合蝶形缆进行压紧。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无需开剥,即可实现对线缆的快速取电,可以保持原有预端接光电混合缆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引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混合蝶形缆电极引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的发展,光电混合缆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目前,电缆设置在光缆两侧的一体化光电混合缆是常见的一种混合缆,因其截面类似蝶形又称蝶形缆。一体化光电混合缆在终端设备为光口和电源口分离的场景下,需要对线缆进行开剥后分别进行光纤熔接及铜导体连接,再分别实施外围保护工作。使用此种一体化光电混合缆与终端设备连接中存在不便利性,取电方式较为复杂也容易破坏原线缆的完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蝶形缆电极引出装置,其优点是无需开剥,即可实现对线缆的快速取电,可以保持原有预端接光电混合缆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电混合蝶形缆电极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用于容放光电混合蝶形缆的线缆槽,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用于连接另设的引出导线;
两个引电导片,所述引电导片的一端伸入插孔内,另一端置于线缆槽内,并且,所述引电导片伸进线缆槽的一端设有若个用于刺破电缆的割裂齿或穿刺针;
以及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用于安装在基座上并对放置在线缆槽中的光电混合蝶形缆进行压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电导片伸入线缆槽的一端设有下弯部,所述线缆槽内设有用于容放下弯部的容放槽,所述割裂齿或穿刺针设置在下弯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电导片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线缆槽的侧面设有与定位孔位置对应的齿状定位台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体内侧设有压紧台阶,所述压紧台阶用于在外壳体安装在基座上后对放置在线缆槽的线缆进行压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台阶上设有多个齿状台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轴孔,所述外壳体通过转轴和轴孔转动连接在基座上;
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固定凸块,所述基座上设有与固定凸块适配的固定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处设有与所述轴孔连通的开口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电导片上具有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引电导片主体垂直,所述第二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垂直或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折弯部插入插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压线框,所述压线框上安装在插孔内并且引电导片从压线框中穿过,所述插孔外侧设有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伸进插孔内并与压紧框螺纹连接,压紧螺钉用于在旋转时移动压紧框将放置在压紧框内的引出导线与引电导片进行压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堵头,所述堵头卡接在所述插孔的端部,所述堵头上设有穿线孔,所述堵头朝向插孔内的一侧设有支槽,所述引电导片上折弯部的末端设有翘角,所述翘角伸进所述支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头的侧面设有限位凸块,所述插孔的端部设有用于与限位凸块扣合的限位凹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55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