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转盘叶轮成品铆合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203971.0 | 申请日: | 2023-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57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伍元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丰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45/02;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黄磊 |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转盘 叶轮 成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转盘叶轮成品铆合设备,包括压力机、取料机械手以及转盘铆接机;所述转盘铆接机包括分割器以及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多个铆压工位,所述铆压工位包括铆压下膜与第一红外线设备;所述压力机上设置有铆压上膜与第二红外线设备;所述取料机械手上设置有第三红外线设备;所述第一红外线设备能够与第二红外线设备相互匹配,所述第一红外线设备与第三红外线设备匹配。本实用新型极大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了操作人员的人工取料,增加了操作员工的安全系数。除此以外,用激光对准代替了人工对准,提高了铆合工艺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工位转盘叶轮成品铆合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进行叶轮成品铆合工艺时,多采用单一的一设备一模具和一人配单一操作方式,员工在将装配好的叶轮放入装在冲床上的模具定位型腔里后,需要人工对准,即需要把产品的铆脚旋转到与模腔上铆点孔腔内再起动压力设备进叶轮成品铆合,当铆压完成后,员工再用手取出。在完成一个产品的铆压工序后,才能再放入另一个需铆压的产品重复以上动作进行下一次成品铆合工序,操作工序繁琐,安全系数极低,产品人工成本高。单人产量极低。并且还存在人工对准精度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转盘叶轮成品铆合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盘叶轮成品铆合设备,包括压力机、取料机械手以及转盘铆接机;
所述取料机械手通过支架安装在压力机或转盘铆接机上;
所述转盘铆接机包括分割器以及工作平台;
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多个铆压工位,所述铆压工位包括铆压下膜与第一红外线设备;
所述压力机上设置有铆压上膜与第二红外线设备;所述取料机械手上设置有第三红外线设备;
所述分割器能够驱动所述铆压工位运动至所述铆压上膜的正下方;所述分割器能够驱动所述铆压工位运动至所述取料机械手的下方;
所述第一红外线设备能够与第二红外线设备相互匹配,所述第一红外线设备与第三红外线设备匹配。
优选的,所述取料机械手包括导轨、横向移动结构、驱动结构以及夹具;
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在横向移动结构的作用下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导轨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移动,所述夹具安装在所述驱动结构上,所述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夹具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设备为红外发生器或红外接收器;
所述第二红外线设备为红外红外接收器或红外发生器;
所述第三红外线设备为红外红外接收器或红外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铆压工位的数量为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割器与多工位的设置,实现了一台设备多工位模具连续铆压.极大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人工成本明显下降。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料机械手的设计,实现了操作安全可靠的效果,避免了操作人员的人工取料,增加了操作员工的安全系数。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红外线设备的设计,用激光对准代替了人工对准,提高了铆合工艺的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203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