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施工实名认证的门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0167701.9 | 申请日: | 2023-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76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佳;林光坤;廖长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千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C9/22;G07C9/25;E01F13/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高新区推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313 | 代理人: | 吴元元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高新区乌龙江南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施工 实名 认证 门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实名认证的门禁装置,包括底座、两个门禁箱、立杆、人脸识别设备和移动座,两个门禁箱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两端,门禁箱的一侧设置有栏杆,门禁箱的内部设置有位移组件,位移组件用于带动栏杆移动,立杆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门禁箱的顶部,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立杆的顶部贯穿通孔延伸至移动座的顶部,移动座的内部开始有容槽,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一端延伸至通孔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抵触块。本实用新型以解决,由于位置固定,而来往人员身高各不相同,导致在对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识别时,需要进出人员弯腰或者仰头进行识别,从而识别较为麻烦,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因此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实名认证的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口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它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施工现场中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施工,为了防止外来车辆以及人员进入现场破坏或受到伤害,通常需要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设立门禁系统。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实名通道的门禁装置,其授权公告号为(CN213659521U),包括门框,门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挡板,固定挡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旋转杆,固定挡板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滚动轮,滚动轮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门,移动门一侧开设有固定钩槽,门框内部固定安装有子门,子门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通过面部识别器对进出人员进行识别,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面部识别器固定安装在子门上,位置固定,而来往人员身高各不相同,导致在对不同身高的人群进行识别时,需要进出人员弯腰或者仰头进行识别,从而识别较为麻烦,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因此不利于实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实名认证的门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施工实名认证的门禁装置,包括底座、两个门禁箱、立杆、人脸识别设备和移动座,两个所述门禁箱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两端,所述门禁箱的一侧设置有栏杆,所述门禁箱的内部设置有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用于带动栏杆移动,所述立杆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门禁箱的顶部,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立杆的顶部贯穿通孔延伸至移动座的顶部,所述移动座的内部开始有容槽,所述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延伸至通孔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抵触块,所述抵触块的一侧与立杆的外侧相抵触,所述移动座的顶部与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与滑杆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动组件包括通槽和滚轮,所述通槽开设在滑杆的顶部且位于容槽的内部,所述竖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容槽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竖杆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T型块,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T型块的内部,所述滚轮的一侧与通槽内壁的一侧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且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外侧且位于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杆的外侧且位于滑板与固定板之间套有弹簧,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竖杆的外侧且位于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与容槽内壁的一侧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位移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门禁箱的一侧,所述门禁箱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位移板,所述位移板的两侧与门禁箱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栏杆的一端均延伸至门禁箱的内部且与位移板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千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千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167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顶盒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极柱组件、顶盖结构和电池





